手抄本医书的100种用药经验
大家好,我是中医老刘。
导言:22大类约100种用药经验,是前辈们在临床反复验证多次,费尽心血总结出来的,分享给大家。
1、四时用药
春季--薄荷、荆芥
夏季--香薷、生姜
长夏--人参、白术
秋季--白芍、乌梅
冬季--黄芩、知母

2、六淫各证用药
(一)风
风证--防风 荆芥
风热--薄荷 双花
风寒--羌活 薄荷
风湿--羌活 白芷
(二)寒
寒证--生姜 葱白
实寒--麻黄 桂枝

(三)暑
暑邪--西瓜 荷叶
暑冷--香薷 薄荷
暑风--荆芥穗 薄荷
暑湿--通草 薏米
暑热--石膏 黄连
暑泻--厚朴 扁豆
(四)湿
湿邪--猪苓 泽泻
寒湿--官桂 茯苓 猪苓
湿热--滑石 石膏
风湿--防风 萆薢

(五)燥
燥邪--黄芩 生地
暑燥--乌梅 麦冬
燥渴--天花粉 生石膏
燥干--沙参 冰糖
(六)火
火邪--黄芩 黄连 黄柏
气分火--石膏 知母
血分火--丹皮 石膏
三焦火--栀子 黄芩
心火--牛黄 犀角 黄连

肝火--龙胆草 栀子
胆火--龙胆草 栀子
肺火--桑叶 生石膏
胃火--生石膏 黄连
小肠火--木通 生地
大肠火--大黄 元明粉
脾火--石斛 胡黄连
肾火--知母 黄柏
膀胱火--滑石 木通
黄柏
3、头部用药
六经头痛须用川芎加引经药
太阳经头痛:羌活 蔓荆子
阳明经头痛:白芷
少阳经头痛:柴胡
太阴经头痛:苍术 半夏
少阴经头痛:细辛 独活
厥阴经头痛:吴茱萸
普通头痛:荆芥穗 薄荷
巅顶头痛:藁本 蔓荆子 吴茱萸
左偏头痛:柴胡 荆芥穗 薄荷
右偏头痛:川芎 黄芩 荆芥穗 薄荷
头角痛:柴胡 川芎
头中痛:川芎
头面肿:附子 白鲜皮
头眩:泽兰叶 川芎 天麻
后脑痛:细辛
颈项痛:独活
4、眉目用药
眉棱骨痛:羌活 半夏 白芷 黄芩
目疼:菊花 玄参 茺蔚子
目干:生地 元参
目翳:蛇蜕 蝉蜕 木贼
目障:蛴螬 密蒙花 谷精草
目疮:白蒺藜 细辛
目赤:红花 赤芍
目暗:熟地 石决明
赤眼爆发:防风 黄连
胞轮震颤:当归 川芎 薄荷
目珠夜痛:夏枯草
眼肿:大黄 荆芥
5、鼻病用药
鼻病:辛夷 黄芩
鼻塞:辛夷花 薄荷 细辛
鼻渊:苍耳子 茯苓
鼻中生疮:黄芩
6、耳病用药
耳疮:龙胆草 薄荷
耳脓:龙胆 木通 车前子
耳鸣:龙胆草 苦丁茶
耳疳:雄黄 牛黄 白矾

7、十二经引经药
【心经】热证:黄连; 寒证:细辛
【小肠经】热证:黄柏;寒证:藁本
【膀胱经】寒证:羌活
【肾经】热证:知母;
寒证:桂枝、肉桂、细辛 ; 偏寒证:独活
【肺经】寒证:葱白、白芷 ;
寒热证:升麻、桔梗
【大肠经】热证:石膏;
寒证:白芷 ; 寒热证:升麻
升麻
脾经:偏热证:白芍; 寒证:苍术 ;
偏寒证:葛根; 寒热证:升麻
胃经:热证:石膏; 寒证:白芷 ;
偏寒证:葛根; 寒热证:升麻
心包经:偏热证:柴胡、牡丹皮
【三焦经】热证:地骨皮;偏热证:柴胡、连翘;寒证:附子;偏寒证:青皮;
【肝经】寒证:吴茱萸、川芎;
偏热证:柴胡; 偏寒证:青皮;
【胆经】偏热证:柴胡; 偏寒证:青皮。
8、十二经引经药歌诀
十二引经心连辛,心包柴胡丹皮亲,
肝经川芎青萸柴,脾经葛芍升苍荫,
肺经升麻桔葱芷,肾经桂肉独知辛,

胃经葛芷升麻膏,胆经柴胡青皮滨,
大肠升膏与白芷,小肠藁本黄柏乒,
三焦柴翘骨青附,太阳膀胱羌活津。
白芷
9、十二经泻火药
手少阴心经:黄连
手太阳小肠经:木通
足少阴肾经:知母
足太阳膀胱经:黄柏
手太阴肺经:桅子、黄芩
手阳明大肠经:黄芩
足太阴脾经:白芍
足阳明胃经:石膏
手厥阴心包经:黄连、黄芩
手少阴三焦经:柴胡、黄芩
足厥阴肝经:柴胡、黄连
足少阳胆经:柴胡、黄连
10、十二经泻火用药歌诀
十二经药泻火煮,少阴心经黄连苦,
肝胆连柴脾白芍,肺经桅芩肾知母,
心包黄芩与黄连,胃经石膏膀柏补,
小肠木通大肠芩,三焦柴芩病家舞。

11、手太阴肺经用药歌诀
补肺山药共麦冬,紫菀乌梅与参苓,
阿胶百部五味子,棉州黄耆更凑灵。
防风再添紫苏子,泽泻葶苈泻肺经。
更有枳壳桑白皮,泻肺一般六味用。
温肺木香冬花寻,生姜干姜白蔻仁。
凉肺黄芩与贝母,山栀子与沙玄参。
马兜铃与栝楼仁,桔梗天冬必去心。
引用白芷与升麻,莲须葱白用几根。
补肺山药共麦冬,紫菀乌梅与参苓。
12、手阳明大肠经用药歌诀
问君大肠何药补,左旋牡蛎白龙骨。
桔梗米壳柯子皮,山药肉蔻并莲肉。
川大黄和南槟榔,枳壳石斛泻大肠。
再加芒硝桃麻仁,葱白三寸泻更强。
干姜肉桂吴茱萸,三者同时能温肠。
引药尽皆同胃经,槐花条芩凉大肠。
13、手厥阴心包经用药歌诀
地黄一味补心络,泻用乌药并枳壳。
温肉桂与凉栀子,柴芎青皮是引药。
14、手少阳三焦经用药歌诀
滋补三焦用益智,更有甘草与黄芪。
泻用栀子并泽泻,温姜附、颇有益。
原石膏与地骨皮,清凉三焦功效急。
引入三焦不用别,药与肝胆无差异。

15、手少阴心经用药歌诀
问君何药补心经,远志山药共麦冬。
枣仁当归天竺黄,六味和来大有功。
玄胡苦、黄连凉,木香贝母泻心强。
凉心竹叶犀牛角,朱砂连翘共牛黄。
温心藿香石菖蒲,引用细辛独活汤。
羌活
16、手太阳小肠经用药歌诀
小肠石斛牡蛎补,泻用木通共紫苏。
莲须葱白荔枝核,同为泻剂君知否。
小肠如需温热药,大小茴香乌药根。
凉用黄芩天花粉,引用羌活与藁本。
17、足太阴脾经用药歌诀
补脾人参绵黄芪,扁豆白术共陈皮。
莲子山药白茯苓,芡实苍术甘草宜。
泻脾药、用枳实,石膏大黄青皮奇。
温脾肉桂丁藿香,附子良姜胡椒粒。
滑石玄明凉脾药,白芍升麻引入脾。
18、足阳明胃经用药歌诀
补胃必须苍白术,半夏扁豆绵黄芪。
芡实莲肉共百合,山药还加广陈皮。
清胃火,亦如脾,再加一味南枳实。
更添芒硝和大黄,多加石膏泻更急。
温胃丁香与藿香,益智吴萸及良姜。
香附白肉草豆蔻,厚朴胡椒生干姜。
凉胃葛根和条芩,滑石黄连玄花粉。
知母连翘石膏斛,栀子升麻竹茹寻。
十三味药凉胃火,白芷升麻引胃药。

19、足厥阴肝经用药歌诀
滋补肝经枣仁巧,薏仁木瓜与阿胶。
泻肝柴胡并枳壳,青皮青黛不可少。
胡黄连、龙胆草,车前甘菊凉肝表。
温肝木香吴萸桂,引用川芎青皮好。
20、足少阳胆经用药歌诀
补胆龙胆与木通,柴胡青皮泻胆经。
温用陈皮与半夏,更加生姜与川芎。
凉用竹茹与黄连,引用之药同肝经。
21、足少阴肾经用药歌诀
补肾山药甘枸杞,螵蛸龟板与牡蛎。
杜仲锁阳巨胜子,山萸苁蓉共巴戟。
龙虎骨、怀牛膝,五味菟丝和芡实。
再加一味怀熟地,共补肾经十八味。
泻肾不必多求方,知母泽泻两相当。
温肾肉桂并附子,鹿茸故纸海沉香。
22、足太阳膀胱经用药歌诀
橘核菖蒲补肝经,益智续断龙骨良。
泻用芒硝车前子,泽泻滑石石韦帮。
温用乌药并茴香,凉用黄柏生地黄。
甘草梢,亦属凉,引用尽皆同小肠。
我是中医老刘,个人微信:docfatt,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