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秘决之饮食的时空法则,佛家“过午不食”与道家“辟谷”

文 / 古国老兵
2019-03-13 15:24

前《掌握了宇宙和生命的法则,就掌握了修行的秘决》一文说过,人要遵循宇宙及生命的法则,指出修行的秘决是要遵循阴阳法则与时空法则。以达到健康长寿、长生。具体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主要就是饮食的阴阳法则与时空法则。

我们知道,一个人身体的健康与否,一决定于心理因素也即精神因素,二决定于生理因素也即身体因素。关于心理因素前文已经说过,再概括一下就是:

首先是人要有爱心、慈悲之心,以提升自己身体内的阳气、正气;

其次是人要控制欲望,减少对物质的依赖从而使精神得到升华,使意识的能量得到提升。

这些都是从意识层面亦即心理因素来说的。那么对于生理因素来说,健康的体魄除了正确的身体锻炼,最主要的还是正确的饮食。

老子曰“治大国者若烹小鲜”,将治国与饮食相提并论,可见饮食于人是何等重要。正是“治国先治家,治家先治身”,所以治身是最基本的。而身体的健康主要来自正确的饮食。那么饮食也要遵循宇宙及生命的法则:阴阳法则与时空法则。

本文先谈论饮食的时空法则

道家有“辟谷”

辟谷即不吃五谷,是道家修炼的一种方法。有“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之说。

佛家有“过午不食”

午不食是佛陀为出家人制定的戒律。曾有科学研究证明“过午不食”的诸多好处,证实下午3点后禁食能给人体代谢带来重大改变,能防止现代人营养过剩、身体代谢混乱等导致的健康问题!

其实中国古人大多是实行一日二餐制,只吃早午二餐,都是过午不食的。吃晚饭竟然成了危及我们健康的重大隐患。一般人认为,晚上饿了就要吃东西,但其实,晚上饿了也不要吃东西才是正常的。

明朝永乐年间有一翰林学士胡广只37岁就死了,原因就是他极爱吃晚饭。在古代,一个人如果吃晚饭,就会被认为是放荡。但胡广说自己长期有病,身体十分虚弱;一顿饭吃不多,因此必需多吃几次饭。

中医和佛教均提倡不吃晚饭,不是为了节约粮食,而是为了养生,还是一种民间约定俗成的规矩。如果你吃晚饭,就要被视为不规矩之人,那么官府就不会允许你参加科举考试,做生意也有麻烦,甚至可能你会连个媳妇也娶不到。

胡广当了翰林之后就开始吃晚饭,而且晚饭非常的丰盛。但此后,胡广的身体并没有因为吃晚饭而强壮起来,反而毛病是越来越多,最后落个享年仅37岁的下场。

俗语说“马不吃夜草不肥。”同样的道理,人不吃晚饭就不会肥胖。当今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太肥胖了,据说美国就有60%的人是胖子,但其实美国人的饭量并不大,主要原因是美国人太爱吃晚饭和夜宵了。

我们中国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也吃起了晚饭和夜宵。要知道,在古代的中国,上至皇帝和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和农民都是不吃晚饭的;为什么现在却盛行吃晚饭呢?

现在的中国,全民都是一日三餐制,都要吃晚饭!当然有多种原因,当然是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是个原因。还有个原因是在新中国刚刚成立那个中苏亲如兄弟的时期,苏联专家曾批评过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不合理,说每天都把食物都集中在中午的一餐,从而造成暴饮暴食,会加重肠胃负担从而损害健康。因此他们便宣传食物平均分配的摄入法,也就是一天三餐制,认为这样才符合健康。

一天三餐制首先便得到了城里人的积极响应,由此起,城里人都吃上晚饭了。但当时中国的农民却仍然保持一日二餐制,不吃晚饭。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直至90年代初之前的大部分时间内,出现了这样一种景象,那就是,中国的农村人得糖尿病、高血压的病人比城里人要少得多。直至1959年,中国农村成立了人民公社,农民开始一律免费吃大食堂了,一日三餐供应,不吃白不吃,农民就开始吃晚饭了。正是这仅仅一年的一天三餐,晚饭就把许多农民吃出病来了,也迎来了从1960年开始的此后连续三年的粮食困难时期。改革开放以后,无论是城里和广大的农村都饭馆林立,而且晚上也最兴隆。大排档、夜宵档的灯光照亮了黑夜,蔚为奇观、生意火爆、盛极一时。于是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医院也开始林立了。

在外国有些地方也一直都是提倡不吃晚饭的。有“晚饭送给敌人吃”的俗语,也就是说,如果你恨谁,就让谁吃晚饭吧。刘纯在《短命条辩》里也说:“过饱伤人,饿治百病。”

英国《自然》杂志发表报告称:限制哺乳动物的粮食摄入量,可以降低脂肪在体内的不断堆积,就能够有效地延长生命周期。有些动物几个月甚至几年都不吃东西,却可以很好地活着。

广东省梅县的观澜亭在重修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一根百年石柱下,有一只龟正在微微颤动,由于长期受压,它的背上留下了明显的柱压痕迹。拒史料记载,该亭建于1746年,为了祈求吉祥,便以活龟垫到亭柱下。也就是说,这只龟竟然在地下度过了200多个春秋,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它即使能吃到的东西数量也极少,可以说它基本上是处于绝食状态的。

“饿治百病”是指在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情况下,要限制粮食的摄入,以增进健康和延长寿命。人保持饥饿状态,也就是让体内的吞噬细胞保持饥饿状态;只有让它们保持饥饿状态,才能清理体内的垃圾。因此不仅一个健康人需要保持饥饿状态,就是一个病人也需要保持饥饿状态。然而现代人大多都是一天嘴忙不停,整天想着的都是美食,一会儿吃点这个,一会儿吃点那个,根本不懂得什么“饿治百病”。

所以,无论是佛家的“过午不食”或是道家的“辟谷”,不但是减少物质依赖,提升意识能量的重要举措,也都是有其科学道理的。中医的“子午流注”就是这种科学的理论依据,也是中医学最有特色的理论,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已提出,历史十分悠久。

中医的“子午流注十二时辰养生法”就是饮食的时空法则

“子午”是指时辰;“流”是流动;“注”是灌注;“当令”是当班的意思。“子午流注理论”,是指将一天24小时划分为12个时辰,对应十二地支,与人体十二脏腑的气血运行相结合,在一天12时辰之中,人体的气血首尾相衔的循环流注,盛衰开合均有时间节奏、时相特性。简单概括如下:

子时(23-01)胆经当令子时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却于此时开始生发。《黄帝内经》说“凡十一藏皆取于胆”。阳气的生发取决于胆的生发,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因此,子时要把睡眠养住了,对新的一天至关重要。胆把胆汁给换了,人就有一个清醒的大脑;

丑时(01-03)肝经当令:此时阳气虽然生发起来,但你一定要有所收敛和控制,即要升中有降。所以要想养好肝血就要睡好,肝开始血供给,产生新鲜的血液(子、丑时最好进行右卧睡眠利于健康);

寅时(03-05)肺经当令:在此时段人要有一个深度的睡眠。人睡得最死的时候也是这个时候,恰恰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的过程,它是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的。这时把血供给肺,肺朝百脉,也就是把营养和氧气输送给了全身,所以人醒了以后,脸色是非常好的(过了寅时,人就可以起床了);

卯时(05-07)大肠经当令:天基本亮了,天门开了,五点醒是正常的。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要正常地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来。这个时候代表地户开,也就是肛门要开,所以要养成早上排便的习惯。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足了才有大便。睡醒了,人要排泄了,这时大肠经开了,排泄就干净了;

辰时(07-09)胃经当令:这时候吃早饭,就是要补充营养。这个时候是天地阳气最旺的时候,所以说吃早饭是最容易消化的时候。早饭吃多了是不会发胖的。因为有脾经和胃经在运化,所以早饭一定要吃多、吃好。吃早饭就如同“春雨贵如油”一样金贵。该吃饭了,胃经开了,利于消化;

巳时(09-11)脾经当令:脾是主运化的,早上吃的饭在这个时候开始运化,消化完了该营养了,脾经这时动了;

午时(11-13)心经当令子时和午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人体也要注重这种天地之气的转换点。适当午睡歇着,以不变应万变。血液大量供给了心经,心经很旺,烈阳当空,在这种情况下,一气哈成;

未时(13-15)小肠经当令小肠是主吸收的,它的功能是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精华,然后把它分配给各个脏器。午饭要吃好,营养价值要丰富一些。小肠经开了,心为火,脾胃为土,火生土,午饭吃完了,小肠赶紧给吸收了;大量的水分要走掉。

申时(15-17)膀胱经当令膀胱经从足后跟沿着后小腿、后脊柱正中间的两旁,一直上到脑部,是一条大的经脉。膀胱经开了;

酉时(17-19)肾经当令肾经开了,肾藏精华,也就是忙了一天,这时把一天的钱都存到这里来,所以人要做大事,首先就是要保住自己的肾精;

戌时(19-21)心包经当令心包是心脏外膜组织,主要是保护心肌正常工作的,人应在这时准备入睡或进入浅睡眠状态。心包经开了,也就是把一切邪的东西给清除掉;

亥时(21-23)三焦经当令三焦百脉都开了,需要休养生息了,这时人要开始睡觉了。亥时的属相是猪,猪吃饱了哼哼唧唧就睡。所以在亥时我们就要休息了,让身体和灵魂都沉浸在温暖的黑暗中,让生命和身体在休息中得以轮回。

由此可见,依据“子午流注”而行的饮食和作息规律就是时空法则。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探讨饮食的阴阳法则。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