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一穴专治胃痛胃胀!医生没空说,我来告诉你
(本文为“文君然文化工作室”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与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灵枢·脉经》、《针灸学》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
列位看官,今天我们跟您说上一个常见症候,这就是因为消化不良所致的胃痛胃胀。
有了这种情况怎么办?与其大把吃胃药,不如求助于我们身体上的一个穴位。这个穴位,长在我们的脚部,平时很少有人提及,但是的确神通广大。尤其是调理脾胃疾病,更是它的拿手好戏。
此穴,正是公孙穴。
公孙穴在哪里?看官有所不知。它就在我们脚底侧面,取穴的时候,正坐垂足或者仰卧位,由足大趾内侧后第一关节往后用手推,有一个弓形骨。弓形骨后端下缘的凹陷处取穴便是。
公孙穴为什么能止胃痛、消胃胀呢?
我们都知道,脾和胃,同居于人体脏腑的正中位置,互为表里。脾主升,胃主降。两者共同负责一身气机升降,形同“中枢”。同时,脾的运化之能,是胃气通降之性的保障。胃的通降,又是脾运化之能实行的基本条件。可以说,脾和胃,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任何一个出了毛病,都会连带着另外一方,使得气机升降失常。中焦气机失常,气滞不运,则作痛作胀。
这是简单的一种解释。不知道您是否读懂了。
因此,我们要改善胃痛胃胀,就要调畅脾胃之气。
实际上,能够调畅脾胃之气的穴位,有太多了。比如说那个十分著名,经常被人提及的足三里等等。而我们此篇文说要提及的公孙穴,比足三里等等其他穴位,更有一番妙趣。
原来,这公孙穴,本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同时,它还是脾经的络穴。什么是络穴呢?络脉由经脉分出处各有一个腧穴,这就是络穴。络脉从本经络穴别出后,均走向相表里的经脉。络穴,就是沟通表里两经的桥梁。那么,足太阴脾经的络穴,自然就可以通足阳明胃经。所以说,刺激这个公孙穴,一方面能够调理脾,一个方面还能调理胃。这就让公孙穴成为脾胃同调的妙穴。因此,因为脾胃不和导致、升降失常导致的消化系统疾病,譬如胃痛、呕吐、呃逆、消化不良、腹胀、肠鸣、泄泻急慢性肠炎等等,都可以用它调理。
其实,用公孙穴来调理脾胃,是历代医家的共识。譬如《标幽赋》归纳公孙穴的主治是“腹胀,食不化,膨胀,腹中气大满,肠鸣”。现代研究也发现,这个公孙穴,经过刺激,的确可以引起消化系统的一些反应和改变。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轰动一时的研究成果。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应用公孙穴呢?
作为普通人,用拇指指尖用力按压公孙穴,每天每侧同时按压15分钟,再艾灸15分钟,长期坚持,纵然无法起到专业的治疗效果,但是其养生意义也是不可否认的。长此以往,对调节胃肠功能,改善脾胃气机大有好处。
好了。文说到这里即将告一段落。您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本订阅号微信平台jnym2016开放,欢迎您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