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之前,为何要流眼泪?真相一点都不浪漫

文 / 精诚名医汇
2018-08-02 00:11

(本文为“文君然文化工作室”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与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藏经》、《中医基础理论》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

列位看官,昨天,我们为您分享了一篇小小文说,名字叫做《人死之前,为什么会流“泻尸汗”?千古之谜,其实早就解开了》,带您一起认识了中医诊断学中“亡阳证”和“亡阴证”的基本要义。

不过,也有看官说了,除了出汗之外,人临终前还有很多现象,充满了神秘色彩。比如,流眼泪就是其中之一。

人临终前为什么多会留下两行眼泪?是不是真如我们想象的那样,患者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人世的留恋,以及对家人的诀别?

在面对一时无法解释的现象,我们常常会给自己一个浪漫的假设。


其实,对于这样的现象,中医和西医都有自己的解释。在现代医学看来,人临终前的流泪现象,和泪腺功能衰竭、眼压波动等因素有关系,很难是患者主观情绪的表达。从中医角度来说,这是肝气欲绝的表现。

我们都知道,肝开窍于目。当肝气旺盛的时候,我们双目明亮、能视、润泽。如果肝气即将衰竭,肝之窍失去收摄之能,于是眼泪就会随时流出。

除了流泪之外,肝气欲绝还有其他的一些表现,比如双腿僵硬。

这样的现象,有生活经历的人也会比较熟悉。当人的生命即将来到终点时,患者的双腿往往坚硬,很难弯曲。有的甚至在腘窝下伸进一根筷子都不容易。为什么?因为肝主筋。肝气欲绝,筋经失去濡养和润泽,所以就变得僵硬起来了。

当然,所有这些,都是肝气欲绝的表现。与之类似的,人在临终前还有肺气绝、脾气绝、肾气绝的一些表现。

所谓肺气绝,指的是人在临终前拼命呼吸,呼多吸少,呼吸的间隔越来越大,每一次呼吸都仿佛用尽全身力气,同时在下巴和喉结之间,会异常彭大。这用民间的话说,就是露出了“气蛤蟆”。这样的人,恐怕为时不多。

脾气绝,主要指的是脾胃功能在临终前极度衰竭,患者不吃不喝,没有任何食欲。一些老人认为,这是人在临死之前的“自我清空”过程。

肾气绝,主要指的是患者在临终前所出现的二便异常,比如小便不断、大便失禁等等。一些有经验的老人,往往会在危重病人的臀下垫上尿不湿之类的东西。用他们的话说,这就是人在上路之前,把体内的垃圾排干净。而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肾主前后阴,司二便。当肾气欲绝,固摄失常的时候,患者就会大小便失禁。

总而言之,人在临终前的许多表现,并非如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神秘。它们不过是人体自然衰竭、死亡过程中的体现。死亡本身,就是生命的一种转规。了解这些,会让我们更客观地看待生命。

文君然个人微信公众号:jnym2016,国家级健康管理师,两性医学、中医养生学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