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千年脾胃第一方,仅需十种药材,解决多种脾胃不适!

文 / 集寿堂杏福荟
2018-07-28 10:00
调理脾胃

一切脾胃疾病的根源是脾胃气机失调,如何调理脾胃气机呢?国家级名老中医唐老为您解读张仲景《伤寒论》中的泻心剂,虽然名叫泻心剂,但却被称为脾胃疾病的第一方,仅仅十种药,可以排列组合成五个经方,达到调理脾胃气机的功效。



经方:本意是指汉代以前的经验方,现在指《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载的方才能叫经方。经方的特点:精道、严谨。


千古难治之病:脾胃病


脾胃病被称为千古难治之病,如果您有以下疾病和症状,就说明您出现脾胃问题了。




千古解决之法:泻心剂


整个泻心剂具备寒热互用、苦辛并进、攻补同施的功效,共奏调和寒热、辛开苦降、补益脾胃之功,既有理中温脾补虚之意,又有奏苦寒泄胃消痞之功,是一组调整脾胃、湿热同治的良方。


在这十种药里,起到辛开作用的药,是半夏和干姜、半夏和生姜;苦降的药,是黄连和黄芩;甘补的药,是甘草、人参和大枣;附子温助阳气,大黄泄热破结,这些药就组成了可以治疗多种脾胃疾病的五个经方。



半夏泻心汤

呕吐、腹胀、腹泻、恶心、肠鸣的可以用半夏泻心汤。半夏、干姜、黄芩各6克,黄连、人参5克,甘草10克,大枣1到2个。坚持一两周就可以见效。


甘草泻心汤

腹痛、反酸、烧心、口疮、黑便、呕血、便溏、痞满的可以用甘草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以甘草为君药,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加大甘草的量,坚持调理2到3周,老是口腔溃疡的人调理的时间要长一些,症状消失后药量减半服用一段时间。




生姜泻心汤

呃逆、嗳气、消化不良的可以用生姜泻心汤,此方比半夏泻心汤多了生姜。用到半夏6克、干姜3克、黄连5克、黄芩6克、甘草10克、人参5克、大枣1或2个、生姜15克。


生姜和干姜的用途用量用法都不一样。干姜守而不走,温脾胃温肾阳;生姜温胃止呕,散发风寒和食滞,呃逆、嗳气、消化不良是因为有脾胃虚,有寒热错杂又有水饮食滞停在胃里,所以要用到生姜。


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可根据相应症状小剂量在家调理使用,而大黄黄连泻心汤和附子泻心汤,则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千古长寿之道:猪肚煲


解决了千古难治之病脾胃病,王老带来的千古长寿之道就是具有调气机、补中虚功效的猪肚煲。不仅味道鲜美,还同样符合辛开、苦降、甘补的治疗原则,其中猪肚、百合、莲子(去心)、红枣、甘草,都是起到了甘补的功效,砂仁和生姜,则是辛开的功效,连翘起到了苦降的功效。


材料

猪肚150克、百合20克、去心莲子20克、红枣2—3克、甘草5克、砂仁3—4克、生姜6克、连翘6—10克


禁忌:尿酸、血脂比较高的要少吃。


中医文化是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杰出代表,中医“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互补”“人命至贵”等优秀理念,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对中国人的生命观及养生修身观念影响深远。在此精选三十句关于养身、养心、养生的至理名言奉上。

养 身

01饱食即卧,乃生百病。(《备急千金要方》)

解读:饱食即卧,食物未及消化,积而淤滞,气滞不行,则脾胃受伤、气血痰食积聚,而致百病丛生。

0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吕氏春秋》)

解读:流动的水不会腐恶发臭,转动的门轴不会生虫朽烂,这是由于不断运动的缘故。人的形体、精气也是这样。形体不活动,体内的精气就不运行,精气不运行,气就滞积。也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生命在于运动。

03食毕,饮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脐。(《昨非庵日纂》)

解读:古人自古讲究饭后养生,这里提到用餐后要做三件事情,即饮茶、散步、揉腹,如能长期坚持做下去,必有益身体健康。

04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太平御览》)

解读:中医认为,人们的作息应该符合生理规律,清代养生专家曹庭栋认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昼动夜静,乃阴阳一定之理。”他还指出:“早起不在鸡鸣前,盖寅时初到(晨3时)为肺生气之始,正宜酣睡。至卯时(晨5时)入大肠,方可起身。 辰时(晨7时)日出阳气升腾,应起身晨操,进食,不宜再卧床。”因此,早晨起床应在这两个时间中间(5点~7点)。


脾胃虚的调理

1、饮食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