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习惯不改正,迟早“惹上”湿气!祛湿,三分靠药,七分靠自己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空气愈发显得干燥,很多人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了一些不大不小的问题。
比如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四肢乏力、舌苔厚腻、大便黏滞等,这些问题很有可能是湿气过重引起的。
所以,不要再以为,体内湿气重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了,要更加注意自己的一些日常习惯,那可能就是导致湿气侵入人体的关键,一定要及早发现,及时解决!
五个坏习惯不改正,迟早会“惹上”湿气:
习惯一:口味太重
油腻、过咸、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
甜食、油炸等食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炎症反应。
肠胃功能的好坏关系到人体营养的吸收,以及水分的代谢,所以,最好的饮食方式就是适量、均衡的饮食。
习惯二:爱吃冷食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激凌或凉性蔬果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给外邪创造入侵机会。
因此不能过量食用,烹调时最好加入葱、姜等调味料来减弱蔬菜的寒凉性质。
习惯三:喝酒过多
从中医上来讲,酒助湿邪,经常喝酒时加重“湿毒”的关键因素。
因此生活中酒精尽量要少碰,更不能借酒浇愁。
习惯四:喜欢久坐
久坐会使人的脑供血不足,导致脑供氧和营养物质减少,加重乏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
而且还会引发全身肌肉酸痛、脖子僵硬和头疼、头晕。
习惯五:运动过少
运动少的人常会出现身体沉重、四肢无力等湿气大的表现。
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身体还可能出现疾病。
适当运动,如跑步、健走、游泳等,可促进身体器官协调运作,加速“排湿”。
去湿气,三分靠药,七分靠自己:
第一,多吃祛湿食物
1、蔬菜:冬瓜、扁豆、水芹、洋葱、马齿苋、黄瓜、丝瓜、山药、玉米、香菇等;
2、水果:枣、苹果、龙眼、橙子、莲子、无花果等;
3、肉类:鲫鱼、猪肚、牛肉、羊肉等;
4、调料:姜、葱、蒜、桂皮等;
5、其他:板栗、红豆、糯米、薏仁、地瓜、板栗、芡实等。
第二,早入睡
从中医角度来说,睡不够就是脾虚的症状,脾虚的人,无法很好的运化水分,往往会出现湿气重的问题。
所以,一定要睡好觉,睡好觉也能让我们的身体更轻盈。
建议每天晚上11点前就睡觉,每天增加一些运动会让你的睡眠质量更高。
第三,多运动、多流汗
适度运动有助于生发阳气,湿邪困住阳气的时候为阳气“加油”,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增强抗湿邪的能力。
运动排汗也是一种有效的祛湿方式,比如快走、慢跑、太极拳、瑜伽、跳绳、跑步等有氧运动,要经常做一做。
运动的时候,要适当补充水分,避免流汗太多的情况,同时,运动过后洗个热水澡,要擦干身体,吹干头发才行。
第四,保持空气干燥
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地板湿气重,夏季避免直接睡地板;
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开窗透气;
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打开风扇、除湿器等,保持空气的对流和干燥。
彻底祛除体内湿气,按摩四大穴位
人体内有很多穴位,其中有一些是可以排湿的,例如:中脘穴、丰隆穴、委中穴、足三里等穴位,经常按摩会有很好的祛湿效果。
1、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
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效,适用于湿滞、胃脘饱胀、嗳气者。
2、委中穴
委中穴在小腿窝处,它是膀胱经上的要穴之一。
对委中穴进行按揉可以散湿、活血、通络,能称得上是人体的一个“排湿口”。
3、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
具有调理脾胃、疏风化湿、补中益气等功能。
4、丰隆穴
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
常按一按,可以通调脾胃气机、祛湿化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