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伍有讲究 分类保存更可靠

文 / 家庭医生在线
2018-06-08 12:20

中药受到不少人的青睐,尤其是慢性病的治疗,中药往往是患者的首选,那么中药使用你了解多少呢?

中药配伍讲究“四气五味”

中药的配伍原则很简单,根据中药的药性“四气五味”结合病症配合使用,“四气”指药物的“寒凉温热”;“五味”指:“辛、甘、酸、苦、寒”一般药物只有一味一性,各种药物配合使用的时候根据君臣佐使组成方剂。

四气是指寒凉温热四性。运用原则是:“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温性,热性药如附子,肉桂,干姜,吴茱萸等,多具有温中散寒,助阳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寒性症;寒凉性药如石膏,黄芩,黄连,黄柏等,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用于治疗阳热症。温热与寒凉药同用,则多用于寒热错杂症。

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寒、咸五味,“辛散能行,“甘能补能和”“酸能”,涩能收,“苦能泄能燥“,”“咸能软能下。”运用原则是:辛味药如麻黄,川芎,半夏等多用于外邪袭表,气滞血瘀,痰湿等症;甘味药如生地,鹿茸,黄芪,阿胶等多用于阴阳气血诸虚症;酸味药如山茱萸,五味子,乌梅,金英子,白芍等,多用于久病滑脱虚症;苦味药如大黄,葶苈子,槟榔,莪术等多用于瘀结,痰饮,积滞,气逆,湿阻等症;咸味药如芒硝,牡蛎,鳖甲,海藻,等多用于瘰疡,瘿瘤,血分瘀结,大便燥结等症。

大部份药物只具有一性一味,即使多味药也是其中一味为主,绝无二重性。诚然单行是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的,因此必须相互配伍运用。

中药保存应分类型

上述我们了解了中药的配伍使用,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中药的保存:

藿香等香味较大的药材。挥发油是许多中药材中发挥治疗作用的有效成分,一般有芳香,表现在药材上就是能闻到明显的香味。挥发油易挥发,如果这些药材的味道变淡,药效也会减小。加热、煎煮会加速挥发油的散失,因此薄荷、荆芥、藿香、紫苏等含挥发油较多的药材应放在离热源较远的地方,在煎煮时应后下,以免降低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