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百病凶,肚脐上用它贴一贴,快速排出体内多年湿气,奇特!

文 / 太极疗
2018-05-24 16:09

水肿肥胖、面黄、头脸油腻、便秘,痤疮,头晕,易疲倦,失眠,多梦,时不时腿疼、腰疼、头疼,食欲不振有时候又想暴饮暴食,早上起来刷牙的时候想吐.....你有多久没有感受到那种浑身舒畅、体态轻盈、神清目明的状态?

据中国人口健康调研中心2017年的调研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尤其是年龄在20—45岁之间的人群中,真正处在健康状态的人口不到12%,不到12%是什么概念,也就是100个人里面,有将近80个人已经脱离了正常的健康轨道,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什么是亚健康?

体检没有大病,但总是感觉不舒服,不是这里疼就是那里酸,不是无精打采就是失眠多梦.....这种用通俗话讲出来的状态就是亚健康状态。在医学上,这种状态很常见,但也很危险,它是孕育重病的绝佳土壤,滋生痛苦的温床。这个亚健康状态就像一个蚁穴,一分一秒地拖垮你的身体,最终导致整个健康之堤的崩塌。

产生身体多种不适的问题有哪些呢?为什么我们的身体总是感觉到各种小毛病呢?98.9%的原因在于体内的湿气重。为什么这么说呢,讲完下面这些医学道理你就明白了。

中医说:湿气是百病之源、万恶之邪!

现在人,饮食口味重、吃的精细,空气污染重,运动量少,身体大多呈阴盛阳虚,湿邪内郁,所以大便无法正常。为什么会这样呢?中医里讲,脾虚则便溏,人本应以五谷杂粮为食,现在以肉食为主了,很多人一天不吃肉就觉得很亏。长期这样,伤害的是脾胃,脾是运化水湿的,脾受到伤害,水湿不能完全运化,就在身体内堆积。

所以,大便不成形意味着脾虚,也意味着体内有湿气。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湿是最容易渗透的。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

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这就好比冬天的时候,如果气候干燥,不管怎么冷,人都还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湿气重,人就很难受了。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难受,就是因为南方湿气比较重,寒湿袭人

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有热又湿,让人喘不过气来,明显不如烈日当空、气候干燥的时候来得痛快。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了。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而且很难减肥...

为什么现代人的病那么复杂,那么难治?

因为他们体内有湿,体外的邪气总是和体内的湿气里应外合,纠缠不清,伤及五脏六腑,百病生,脾胃虚,肝肾火起。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存在湿气重的问题呢?来简单测一下:

对照镜子,观察下自己的舌头,或者上厕所的时候观察下自己的大便,如果出现了这两种情况:

1.舌头:舌苔厚腻或者舌体胖大边缘有锯齿。

2.大便:溏稀不成形,甚至便秘。

一旦出现了其中一种症状,那么说明你体内湿气太重了,这是因为:

健康的舌苔是这样的:呈现淡粉颜色,表面清爽干净,不肥厚。口腔内清洁无异味。舌苔本身光润,在其上表面上,没有牙齿咬合的压印。而湿气重的人,消化不良,水湿上泛,就会出现舌头厚腻,舌体胖大。

正常人的大便是金黄色的圆柱体。大便之后,不会粘连在马桶壁上,用很少的水就能冲干净,很少的手纸就能擦干净屁股,如果上完厕所,大便黏腻,粘在马桶壁上冲不干净,那么一定是体内湿气很重。如果遇上天热,上火,消化不良,还可能伴随着便秘。

按理来说,湿气对人伤害如此之大,人们应该很注重祛湿才对,但是,事实上,很少有人能祛湿成功。一些人使用的祛湿方法效果不大,随着时间的加长,湿气越来越严重,症状越来越多。

这究竟是为什么?为什么很多人怎么祛湿都无法成功呢?

我们常见祛湿的方法如煮薏米水、拔罐、运动健身、艾灸之类只是暂时将体内的湿气发散出来,但没有真正改变人体容易产生湿气的体质。

就像消防员灭火一样,如果只是单纯的把小火苗浇灭,而忽视火苗下燃烧的物质,则根本起不到灭火的作用。祛湿的道理也是一样。认真留意一下周围的湿气重的朋友,你会发现他们总是在祛湿,但也总是被湿气反反复复地困扰。

究竟什么是湿气体质呢?湿气体质的人会非常明显的感觉到湿气的各种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多达十几种,如下图所示:

花一分钟时间对照上面的数十种症状,如果你符合2-3条以上,那么说明你体内是顽固性湿气,而不是普通的没有症状的湿气。


顽固性湿气的人,可能体内的湿气已经诱发某几种疾病,比如顽固性肥胖,脂肪肝,口臭,慢性咽炎,顽固性湿疹,慢性荨麻疹,关节炎,脚气,反复咳嗽,头晕失眠,痘痘,蝴蝶斑,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等。

那么到底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明显的让人感受到效果,能够更快的扭转身体亚健康,早日恢复那种神采奕奕、精力充沛、耳聪目明的状态呢?

芳香化湿,运用具有芳香化湿作用的药物为主组方,以治疗水湿病证的方法。属祛湿治法。

芳香化湿法适用于湿困脾胃,湿温初起等证。常用藿香、佩兰、紫苏叶、白豆蔻等,并配合淡渗利湿、燥湿的药物组成方剂,如香苏平胃散、藿朴夏苓汤等。

若湿困脾胃,运化失常,证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大便稀溏,苔白腻而厚,脉缓等。治宜芳香化湿,理气和胃。湿温初起,湿郁卫气,证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胸脘脾闷,不饥不渴,身热不扬,午后热甚,苔白腻,脉濡缓,治宜芳香化湿,宣透气机。

本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