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质增生,只怪你“阴气太重”!一碗药汤散阴寒
(本文为原创文字,请抄袭者自重!)
本文理论依据:《外科证治全生集》第四卷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列位看官,我们今天谈的话题,乃是腰椎骨质增生。
初见此文标题,您可能颇感诧异——骨质增生,怎么和“阴气太重”联系在一起?况且,在世俗的理念中,“阴气”一词,又似乎和妖魔鬼怪、灵异之事联系在一起。
看官切莫疑惑。这里的阴气,乃是和阳气相对而言。阳不足,阳气不和,必然阴寒密布。所谓“阴气太重”,乃是意指“阳气不足”。
看官读到这里,可能还是一头雾水。那么,就让我们从腰椎骨质增生患者的一般状态说起吧。
腰椎骨质增生——患者以老年、中老年为主。此类人平时,必然有明显的疼痛,遇劳则加重。那么,疼痛的出现为哪般?因为血瘀阻络、经脉不通。那么,血淤阻络又是因何而起?这里面就要说到一个“寒”字。寒主收引。寒邪袭人,气血为之凝涩,经脉为之不通。同时,气血津液凝滞,则会引发痰凝。寒痰瘀滞阻痹肌肉筋骨,则诸症蜂起。
接下来再看——寒痰阻痹的背后,还有没有深层原因?答案是有的。这就是患者素体肾阳不足、营血亏虚。这就是所谓正气不足。看官注意了:阳虚血亏,寒邪乘虚而入,气血津液凝滞,痰邪遂生,经脉阻痹——这就是一条再明确不过的疾病链条。
其实,这样的患者,在临床上是十分多见的。他们因为阳虚,所致舌质发淡。因为血淤气滞,所以舌头微微发紫。因为寒痰瘀阻,所以舌苔白腻。看患处,往往常年疼痛,不红不肿,痛感得温则减,遇寒则加重。患者往往伴发全身畏寒怕冷等症状。而且年龄越大,上述症候也就越鲜明。
阳气不和,阴气过重——用这八个字来解释其中的病因病机,当属贴切了。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办呢?在这里,我们要为您介绍一张不错的当代临床验方。它很有代表性。组方如下——
鹿角胶15克,干姜、桂枝、炙甘草各6克,生麻黄3克,熟地黄、石菖蒲、白芥子、白芍各12克,川牛膝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是名方必有出处。此方我们选自哪里呢?选自2013年的《实用中医内科杂志》。这里面的精髓,就是利用了一张千古名方——阳和汤。
此方,出自《外科证治全生集》,乃是清代的一部中医外科巨著。这方子原来是治什么的呢?治的是阴疽。阴疽的起因,就是阳气不足、应血亏虚、寒邪乘虚入里,寒性收引而津液凝滞,最终寒痰凝滞阻痹于肌肉、经脉、筋骨或者关节而成。其中的病因病机,和前文分析的腰椎骨质增生十分类似。而且就临床实践来看,将阳和汤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膜炎、坐骨神经炎等骨病,也是不少后世医家的共同经验。
阳和汤生得几分模样?乃是熟地30克,肉桂3克,麻黄2克,鹿角胶9克,白芥子6克,姜炭2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看官前后对照一下,它和前面所说的验方,是不是大同小异?只不过,肉桂换成了桂枝,并且增添了白芍、石菖蒲、川牛膝三味药。
好了。现在,我们就为您简要说一下其中的方义。
第一个,温阳散寒用什么?用的是鹿角胶、干姜、桂枝和麻黄。其中,鹿角胶为血肉有情之品,养精血而益肾阳。干姜,温中散寒。桂枝和麻黄,散寒邪而通腠理,温通经脉
第二个,化痰用什么?用的是白芥子和石菖蒲。白芥子,性味辛温,化痰逐饮。石菖蒲,化湿开窍而豁痰。
第三个,养血用什么?用的是熟地黄、白芍配前面所述的鹿角胶。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白芍,柔肝养血,敛阴止痛。再加上牛膝活血、通经、化瘀之能,则全方大功告成。
可以说,此方温阳补血,通经散寒,化痰止痛,是调治腰椎骨质怎生,症属阳虚血虚,寒痰阻痹的良方。
中医调治腰椎骨增生的一重心法,您是否读懂了呢?这里面,传统医学的着眼点,并没有死死盯在所谓增生上面,而是从整体观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正邪偏盛、阴阳失衡的调摄,来达到止痛的目的。这是中医学最大的特点所载。
当然。在这里,我们必须申明一件事——方剂,绝不是人人可用,人人会用的。我们把它介绍出来,目的是带领您了解中医对此类疾病的调治之法,也让您知道疾病的来龙去脉。看官如果要借鉴应用,务必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进行,切不可不经辨证而盲目应用。当然,如果应用得好,本文还是可以为您的健康做出一点贡献的。
全文完。您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