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神仙草?区区几块钱,祛湿安眠杀菌,统统搞定~
春季养生谁最强?有一种不起眼的草本植物,兼具祛湿安眠调经杀菌之功,当仁不让成为当季最佳。
没错!它就是艾草!
春雨时节,万物复苏,沉寂了一个冬季的艾草,也勃然萌动,细软的白色绒毛透着新生命特有的绿意。
这一刻,与艾草的最佳约会时间又到了!
1
中药良方,内外兼施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叶,性苦、辛、温,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痛、止血、安胎、止痒等功效。
它不仅可内服,还可外用,可谓 “内外兼施” 。
艾叶有温经散寒之功。虚寒体质者,受寒湿之后出现关节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可以用艾叶与生姜、苏叶、藿香等组方来治疗。
中医上,艾叶被誉为“女性的养生草”,能暖气血而温经脉,调养女性气血最是有用。女性月经不调,多是体内气血不调或者寒滞所致,这时艾叶就是最好的帮手。
艾叶还可以暖宫止痛,对于宫寒引起的妇科问题,如白带过多、漏胎等调理之用。产后也可用艾水洗澡或熏蒸。
艾蒿叶熬汁,然后稀释兑水沐浴,或用艾叶捣汁外敷,可治皮肤瘙痒。
艾蒿具有特殊的馨香味,做成馨香枕头,还有安眠助睡解乏的功效。
2
雨天艾灸,祛湿效果佳
认准四穴,时常灸灸
民间有云“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艾的药疗功效可见一斑,除了用作中药,用艾叶制成艾条,施以艾灸。
艾灸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等作用,特别适合养生。春雨潮湿天气,经常艾灸以下四穴,可祛除体内湿邪,帮助预防各种疾病。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
丰隆穴: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二横指(中指)处。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每日艾灸,可有效健脾化湿。
解溪穴: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
注:以上各穴,每天艾灸10~15分钟,以皮感温热不痛为宜。
有些人,不宜艾灸
艾灸,最适合阳虚、怕冷、体质虚弱者,比如胃寒、长久腹泻;肢体怕冷、风湿性关节炎;气管不好,老是咳痰;遗尿、遗精、阳痿等患者。
而对于阴虚阳亢、邪热内盛的人,则不太适合。
譬如,高血压患者证属肝阳上亢,盲目艾灸反而会使血压升高,越灸越晕;而糖尿病患者神经末梢感觉比较迟钝,艾灸时要特别小心别烫伤了。
艾灸不仅要辨证,还要掌握穴位、火候、灸量、时间等。比方,艾灸离皮肤的最佳距离是3~5厘米;灸后6~8小时由于毛孔尚处于舒张状态,故不能吹风、洗澡,以免邪气入侵等。
3
艾叶泡脚,全身都暖了
中医认为,寒从足下生。脚离心脏最远,供血少且皮下脂肪薄,容易被寒湿侵袭,要定期浴足。《黄帝内经》就有记载:寒气升,泡脚驱寒,消百病。
以生姜切片,取3~5片,与艾叶、桂皮各20克一起煮水,用于泡脚,有助于驱寒祛湿、活络气血。
生姜可发散风寒,艾叶可温经散寒,桂皮可补火助阳。双脚泡在药汤里,暖意流转,全身都暖和起来。泡完之后,身体会放松不少,还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对于女性更是可以调养气血,经期前用艾叶泡脚,可以缓解经期痛经等问题。
4
艾草,也可作美食
艾草也是一种绝好的食材,可制成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艾蒿馍馒、艾蒿糍粑、艾蒿肉丸等美味,既可满足口腹之欲,又兼具养生保健之功。
下面介绍三种艾叶的美食做法——
用料:艾蒿250克,糯米粉250克,白糖适量,茶油适量。
做法:艾蒿洗净后,放在热水里焯2分钟,捞出后浸泡在凉水里反复冲洗,直至无苦味后挤去水分,切成碎末,或者捣碎;
将糯米粉、艾蒿放在大碗里,加入白糖,加约100毫升水,调成糊状;
茶油烧开,用勺子挑艾叶糊放在锅里,翻转数次,煎成饼状,即可食用。
主治功效:祛湿、开胃、健脾。
做法:鸡蛋两个,艾叶15克(鲜品约50克),煮开至鸡蛋熟,即可。
主治功效:虚寒痛经,月经前连服3~5天。
做法:生姜5片,大枣5枚,艾叶15克,红糖适量,水煎服。
主治功效:温经散寒、止痛,主要用于虚寒痛经。
5
春天,用艾杀杀菌
春天是万物苏醒的季节,病毒、细菌也开始蠢蠢欲动。不时用艾条烟熏给居室消消毒,不失为一个防病的好办法。
具体做法:关闭室内所有门窗,取半条艾条,放在蚊香架上,点燃,然后关门离开,以确保其烟雾扩散到室内各个角落。
待艾条燃烧完毕,烟熏半小时左右,方可开门通风。不但能能给居室消毒,还能清除室内异味、驱灭蚊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