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风湿、灭痛风,这古方称雄八百年,这才是中医的智慧!
(本文由“精诚名医汇”原创,经一点资讯平台全网首发。请抄袭者自重!)
本文理论依据:《医学启源》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列位看官,今天为你说上一事,关于风湿、类风湿以及痛风等骨关节疾病。
说起此类疾病,很多患者脑海中的第一印象,就是“疼痛”。尤其是痛风,一旦发作起来,那种疼痛真真有些让人生不如死。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人快速止痛呢?
这是现代人的渴望,也是古代人的追求。
这样一份追求,从800多年就开始了。
现在,让我们将目光投向800多年前,即公元1186年。那一年,有一位名医,叫做张元素。他写了一本书,叫做《医学启源》。这部书的写作初衷,就是为了向他的门人,阐述研习中医的道理。
张元素的弟子中,有一位很了不起。他就是后来《脾胃论》的作者,中医补土派的代表人物李东垣。李东垣面对老师的这部《医学启源》,如获至宝,并且将其中一张方子用心记下,在日后发扬光大。这张方子,对于相当一部分风湿、类风湿、痛风患者来说,有着很高的治疗价值。尤其是它止痛的功能,更是神奇,简直如同“信手拈来”一般。
这就是在中医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祛湿剂、止痛剂——当归拈痛汤。
所以,我们要感谢一下张元素,也要感谢张元素的学生李东垣。他们都是我国金元时期响当当的中医学家。
那么,这张古方,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组方如下——
羌活15克,防风9克,升麻3克,葛根6克,白术3克,苍术9克,当归身9克,人参6克,甘草15克,苦参6克,黄芩3克,知母9克,茵陈15克,猪苓9克,泽泻9克。水煎服。
别看药味比较多,其实它很好理解。
这张方子能治什么病呢?比如说,一个人患有痛风,脚趾关节疼痛难忍,表面红肿,不堪触碰。好,这个时候可以考虑应用。再比如说,踝关节或者其他下肢关节,因为风湿或者类风湿,出现红肿热痛,按上去烫手,舌苔黄腻等现象,好,这个时候可以应用。再比如说,一个患者,肩背部位沉重疼痛,再一看舌象,白腻或者微黄,好,可以考虑应用。另外,比如患者有严重的脚气,根本不敢走路,疼痛难忍,好,可以考虑应用。总而言之,只要是身体肢节烦痛,肩背沉重,或者脚气肿痛,舌苔白腻或微黄,脉象数濡的,都可以考虑应用。尤其是痛风、风湿热痹的,更为适用。因为这类人的问题根源,都是基本相同的一个,叫做风湿热邪流滞关节,气血失畅。
那么,什么是风湿热邪流滞关节呢?
简单说,这就是风邪、湿邪、热邪三者捆绑在一起,合伙滞留在我们的经络、筋骨之间。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可能是先有风湿之邪,郁久化热。也可能先有湿热之邪,后来又外感风邪。总之,风邪带着湿热之邪,在我们身体的经脉、筋骨里流窜,就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发生肢体的烦痛、关节有灼热感。这就是我们常见的关节红肿热痛之象。湿热之邪重着,所以我们可能感觉后背肩膀沉重。湿热之毒下注,于是我们就有脚气或者下肢的血管疾病。什么样的人容易如此呢?最典型的,就是平时吃了很多大鱼大肉、肥甘厚味,喜欢饮酒吃辣的人。他们恰恰是痛风的高发人群。
好了,现在我们就可以看看,张元素、李东垣的古方,是如何帮助我们改善病情的。为了您看着方便,我们再把好方赘述一下——
羌活15克,防风9克,升麻3克,葛根6克,白术3克,苍术9克,当归身9克,人参6克,甘草15克,苦参6克,黄芩3克,知母9克,茵陈15克,猪苓9克,泽泻9克。
你看,这里面要做的事情,主要的是两件。第一个就是清湿热。第二个就是散风邪。为了清湿热,这里有黄芩、茵陈、猪苓、苦参、白术、苍术、泽泻。茵陈能够清热利湿,通关节。猪苓和泽泻也是典型的清热利湿良药。黄芩、苦参性寒,进一步清热解毒。白术和苍术能燥湿,同时还能健脾,清理湿热生成之源。这一队人马,主要负责对内清热利湿。
接下来,我们要对外散风邪。用什么呢?用羌活、防风、升麻、葛根。羌活能够祛风、燥湿,止痹痛。防风乃是祛风要药,升麻和葛根也都有发表解肌的功能。这些配合在一起,一致对外,驱散风邪。
接下来,古人一想,如此多的辛燥之药,会不会伤害阴津呢?于是,先人加入了人参、当归、甘草这样的补益中焦、生养气血之品,也加入了知母这样的滋阴良药。尤其是当归,能养血活血,取血行风自灭的意思,用意颇深。
这样一来,全方攻补兼备,内外分消,风湿热三邪,化解于无形。疼痛自然也就消失了。
说实在话,此方流传到今天,依然是治疗风湿、类风湿、痛风、脚气的常用方。而且,由于它止痛的效果好,所以800多年来,一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每一个合格的中医师,都应该对它掌握。每一个珍惜健康的人,也都该对它有所了解。
正因如此,我们才写下这篇小小文说,为您专门介绍,帮助您打开思路,了解疾病的来龙去脉,洞悉化解病痛的方法。
不过,方剂毕竟是方剂。临床应用,有很多辨证要点。看官如果借鉴应用,务必请中医师辩证指导,以求万全。
全文完。不知看官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