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邪滞于肌肉深层,津液严重匮乏,身体肌肉拘急,应该如何?
《伤寒杂病论》中的中药世界(98)
特别说明,文中方药仅供中医医师交流研究用,请勿自行使用。
经考古人员考证,汉代中药一两为15.625克,一钱匕=1.5~1.8克,一分=3.9~4.2克,我们实际运用时,可根据患者病情缓急轻重,按一两=3~16克进行换算。水一升为200毫升,一合为20毫升。
在前面我们聊到了热邪深入肌肉深层,尚未达胁下,也未至脏腑,这样一种状态。
这是介于太阳证和少阳证之间的一种状态。
此时,外邪未去,仍需发汗解表,热邪留于肌肉深层,不断灼烧津液,在肌肉津液匮乏早期,最先出现的信号就是“项背强”,因为人体颈部肌肉较为薄弱。
若治疗不当,肌肉津液匮乏的状况得不到改善,随之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四肢肌肉痉挛,难以屈伸,甚至抽搐,汉代经方家将此称之为“痉”。
《金匮要略》即云:“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明确指出了,津液流失是导致“痉”的主要病因。
所以说,本质上“痉”就是指肌肉津液匮乏的状态,不仅太阳证会导致这种状态,阳明证也会导致这种状态,所以我们临床上面临的“痉”病,呈现着错综复杂的状态,可能邪在太阳;也可能太阳未解,阳明热盛;也有可能阳明热盛成实。
让我们一层层地推进,熟悉对“痉”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这样实际临床时,才会得心应手。
1、太阳病:刚痉
在太阳病早期,邪气入侵皮部和肌部浅层,身体实者,皮腠紧闭,肌肉郁热亢盛,造成肌肉深层津液逐渐匮乏,最先出现的就是"项背强几几“,所谓“几几”,指从颈项至背部拘急之状,此时当用“葛根汤”。
若病情进一步发展,肌肉津液进一步匮乏,则会出现“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 ,所谓“口噤不得语”即牙关紧闭不能说话,此为刚痉。
因为患者依然无汗,此时仍可用葛根汤,以麻黄、桂枝发汗解表,重用葛根以补肌肉津液之不足,芍药、甘草解除痉挛,大枣,生姜呵护脾胃。
其用药的原则就是解表、退热、存津液。
2、太阳病:柔痉
太阳病:柔痉,由太阳表虚证发展而来。太阳表虚证,患者身体较弱,皮肤腠理疏松,风邪直中肌部,引起正邪斗争,生成内热。内热灼烧津液,会引起津液对筋、肉的供给减少,出现“项背强几几”,同时由于太阳表虚证的发热是一种消耗性发热,会导致卫气的减少,身体常常会感觉“恶风”,有一种“凉嗖嗖”的感觉。
此时,患者身体较虚,不可大发汗,所以从葛根汤中去掉了麻黄,此为桂枝加葛根汤。
若病情进一步发展,津液进一步匮乏,亦会导致身体大面积肌肉出现“僵硬”状态,出现“身体强”,我们要反复玩味《金匮要略》中的条文: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
——金匮要略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你看,从“项背强几几”到“身体强几几然”,津液匮乏的深度、广度扩大化了,从局限于颈项部扩展到了全身肌肉。
此时,用桂枝加葛根汤已然力所不及,当用瓜蒌桂枝汤(桂枝汤+瓜蒌根)方:
瓜蒌根二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去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粥发之。
——金匮要略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瓜蒌根甘、微苦、寒,其作用有三:
1、生津清热,生津力强,清热力弱;
2、滋润肺胃,增加胃津;
3、有宽胸散结之力,能使得胃津→心下→胸膈→肌部的出入更加顺畅,也就是能使得心下、胸膈的气机升降、出入机能恢复,胃气与肌部顺利衔接。
此方中桂枝汤着力于祛风解肌,瓜蒌根着力于润燥生津、缓急解痉,恢复心下、胸膈的气机升降、出入机能。
既然有肌肉津液不足,由于肌肉深层的内热,依然可以加葛根,以解肌退热,生津止渴。
以上,是太阳证中容易出现“痉病”的两种常见类型,实际上,热邪由太阳传入阳明,胃中之火,熊熊燃烧,胃中津液干枯,体表津液亦乏,同样容易出现“痉病”,只是事情变得复杂起来。
我们下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