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7年,伴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治疗)

文 / 西苑医院血液科唐旭东
2017-10-07 12:33

这个患者是35岁的女士,到我门诊的时候,得病已经有7年以上,患者曾在当地医院查血常规发现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经行骨穿诊断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曾先后口服氨肽素、环孢霉素及十一酸睾酮胶丸等治疗,效果不佳,停用,间断输血,后患者至北京复查骨穿:提示增生减低,淋巴细胞占66%,全片未见巨核细胞,染色体:46,XX[4]。初诊时外周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2.3×109/L,血红蛋白 60g/L,血小板计数 10×109/L,既往身体健康,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有输血史,否认手术及外伤史,否认肝炎、结核、禽流感及密切接触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当时患者畏寒喜暖,手脚冷,腰酸,夜尿多,大便稀溏,面浮肢肿,纳食可,夜眠安,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辨证属于肾阳虚型。

我们说,临床上,肾阳虚型多见于慢性病例,治疗效果相对较好,此型以畏寒肢冷、便溏、舌淡脉细无力等为辨证要点,患者阳虚不能温暖全身,故有畏寒肢冷,得暖则舒,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酸,肾关不固,则夜尿多,肾虚不能温养脾土,运化失职,则见饭后腹胀,水湿停滞,可有颜面浮肿,舌淡为血虚,苔薄白为寒,脉细无力,乃心阳虚之象。法当以补脾益肾,补肾壮阳为主,选用当归补血汤加减:当归20g、黄芪30g、生地15g、熟地15g、山药10g、山萸肉10、牡丹皮10g、茯苓10g、泽泻10g、女贞子20g、川萆薢20g、补骨脂15g、菟丝子15g、制首乌20g、黑桑葚30g、枸杞子20g、锁阳20g、巴戟天10g、桂枝10g、太子参30g、炒白术10g、生姜10g、大枣40g。同时口服司坦唑醇片1片(2mg) 日3次,肝泰乐2片(100mg)日3次,益肾生血片5片(1.5g)日1次。

3个月后复诊近3个月未输红细胞及血小板,检查回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2.4×109/L,血红蛋白 90g/L,血小板计数 23×109/L,脉沉,舌淡苔薄白,舌边齿痕。中药处方:首诊方去泽泻10g、加五味子10g。同时口服司坦唑醇片1片(2mg) 日3次,肝泰乐2片(100mg)日3次,益肾生血片5片(1.5g)日1次。

7个月后复诊检查回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4.0×109/L,血红蛋白 130g/l, 血小板计数 31×109/L,中性粒细胞 2.4×109/L。脉沉,舌苔薄白。中药处方:守上方。同时口服司坦唑醇片1片(2mg) 日3次,肝泰乐2片(100mg)日3次,益肾生血片5片(1.5g)日1次。

1年后复诊检查回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3.3×109/L,血红蛋白 146g/l,血小板计数 40×109/L,中性粒细胞 1.8×10*9/l。脉沉,舌苔薄白,舌边齿痕。中药处方:守上方。同时口服司坦唑醇片1片(2mg) 日3次,肝泰乐2片(100mg)日3次,益肾生血片5片(1.5g)日1次。

我们说,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属“虚劳”范畴,2008年,时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的麻柔主任组织召开了两次“常见血液病中医命名规范化研讨会”,会议建议再生障碍性性贫血中医病名为“髓劳病”,“髓”代表病位,“劳”代表病情与病性。髓劳病以肾虚为主,肾主骨生髓,髓化生气血,脾脏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在补肾填精,调节阴阳的前提下,健脾以助生血。该患者思路也是恩师麻柔主任的常用思路。在治疗过程中,血红蛋白在治疗初期升高并不明显,甚至有时有所下降,但是坚持在6个月以上,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显著升高,患者皆可脱离输血治疗。本病治疗时间较长,治疗时间在6个月以上方可起效,所以治疗贵在增强病人的信心和坚持治疗。

贫血7年,伴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