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那么深,你了解的或许只是皮毛而已

文 / 汉苑良方养颜馆
2017-09-27 20:15

中医知识那么深,你了解的或许只是皮毛而已

提及中医,很多人可能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中医是什么?是鲁迅笔下“有意或无意的骗子”?还是药王孙思邈的“大医精诚”?百度学科里说中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并且是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然而,我却认为这是片面的,在历史上总会有大量治疗刀剑外伤内伤的案例,难道不算中医?只有延伸到现在的气功、拔罐、针灸等才算?中医何时仅仅是狭义的中医内科了?

有人说中医是经验医学

这种说法往往会在潜意识里给人造成一种引导,那就是看病要找老中医,越老越吃香,因为老中医经验比较丰富嘛,当然治病效果就好。但是,自大学开始,我们更多的却是在学习理论,老师向我们灌溉的思想便是:中医是理论指导临床的。很多时候中医能治好病,但原理说不清。

中医知识那么深,你了解的或许只是皮毛而已

就像不久前我去找楼下一个老中医把脉,五分钟把脉,五分钟开药方,全程和我交流的不到五句话,提及药方也只是说你照这个方子抓药就行了,吃了保证有用。我敢吃吗? 全凭经验,“糊里糊涂治好病”便成了中医的特征?这类的经验医学,我认为是极不可靠的。中医学的主体是古代圣人通过自身修炼,象天法地、参照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而体悟出人体的生理病理规律,从而制定出全面系统的养身治病法则,它有着系统严谨的理论体系,其核心就是“阴阳”、“五行”、“六经”。

若懂得医理,了知疾病症状的来龙去脉,从阴阳层面定方择药,治愈率才会更高。

有人说中医治本、西医治标

更多人区分中西医的认识点就是“中医治本、西医治标”,但是,中医真的都治本吗?对于中医来讲“本”又为何?这是大部分中医一辈子都未搞清的问题,“生之本,本于阴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阴阳是天地之本,同样阴阳是生命之本,中医诊断治疗的根本也就是阴阳,把阴阳调整至最佳状态,即“阴平阳秘”才是治本,阳气旺盛而潜藏于下,阴津充满而不过多,这样生命就处于可持续的良性循环,身体具备抗邪及自愈的功能,如此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治本。

中医知识那么深,你了解的或许只是皮毛而已

中医并非不治标,“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如发热、腹满、大小便不利等急性症状都要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现状是很多中医没有治本思想,把治疗重点放在解决患者的症状上,如“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见咳止咳、见血止血”,以某个药对治某个症状已成为大多数中医的思维模式,大部分中医都在追求治标,病缓也治标,治标后也不治本,治标同时损伤正气,把治标当成目的,与中医治本精神相去甚远。

有人说中药见效慢

中药取效慢的观念在大众中已经根深蒂固,中医也被认为只能治疗慢性病,这种观点是片面甚至错误的,是不明医理所致。

中医知识那么深,你了解的或许只是皮毛而已

首先:中医是治本医学,以调整阴阳、改变体质、延年益寿为核心理念,不追求速效及改善短期症状为目的,绝大部分疾病是正气先病,正虚非三日之寒,治本扶正也非三日能奏效,治本是长效,但不可能速效;其次:中医虽重治本,但同样能治标,只要搞清医理、辩证无误,治标之效可神速;再有:对于很多慢性疾病,若标本兼治,疗效也很快,如长期咳嗽、便秘、失眠等症。

中医论治有三法:先治标后治本、标本兼治、直接治本。前二者治病取效并不慢,有时甚至能“一剂知,二剂已”。 只有第三者速度会比较慢,但却是治疗某些疾病的唯一正确选择,治本速度比较慢,但并不意味着长期服药无任何改变。

有人说中药无副作用

随着世人对养生的重视,不少人都喜欢自己买中药泡茶煲汤,他们认为中药是天然的,安全无害,其实不然,药物和食物有别,药食皆具偏性,而药物的偏性较大,即寒热补泻之性较强,故用药必须要根据各人的体质而定,而体质判断非常人在短期内所能掌握,必须是精通中医四诊的明医所能为之。如今之人以寒湿、湿热体质居多,而常用之保健中药多为温补或清热之品,误用的几率极高,故自己用中药保健是不可取的,有很大的风险。

中医知识那么深,你了解的或许只是皮毛而已

所以选择中医治病也必须慎重,不能光看年龄、名气、头衔,甚至他人的评论都不可全信,一方面自己要了解中医的基本原理及治病特点,另外在吃药过程要仔细体会身体的变化,若是症状在减轻、体质在增强,多为有效对证,若服药后出现胃肠道不适、精神变差、体质下降,极可能是吃错药了,要及时停药换方。

有人说药补不如食补

很多人惧怕中药有副作用,期望通过食物调补身体,食补属于养生范畴,适用于阴阳平和之人,而今“平人”极其罕见,就是基本正常之人都很少,多数人属阳虚体寒,寒湿、湿热体质普遍,如果已是病人,就不可能通过食物改善体质,如同“病重药轻”,必须用药物扶正祛邪为主,食物调养为辅。

中医知识那么深,你了解的或许只是皮毛而已

食物也具偏性,最好是在中医指导下进行饮食调养,食补不在于昂贵,而在于适合,食补的条件是没有表邪、中焦畅通、脾阳不是很弱。而现在很多人脾胃功能虚弱,虽表现为气血阴阳亏虚,但却不能直接食用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红枣、桂圆、牛羊肉等,这样会使原本虚弱的脾胃功能雪上加霜,应该先服用增强脾胃功能的中药,待消化吸收功能增强后,逐渐增加食物营养,这样才能使气血逐渐旺盛。

国人对食物情有独钟,生病后首先会想到吃哪些食物补身体,这种观点则需要纠正,大部分的病人不是缺乏营养,很多是饮食过于油腻厚味,消化吸收障碍形成痰湿瘀血存于体内,再补的话就等于增加垃圾,病情自然也加重,其次治病养病除了服药,需要多管齐下,要节饮食、慎起居、畅情志、适劳逸,如果只是调整饮食往往效果不太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