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都是气出来的!女人必知的艾灸祛斑方法

文 / 艾得家
2021-05-05 18:13

出门有二怕,一怕胖,二怕斑!


长斑实在太忧伤了,尤其是天气热的时候!什么防晒霜啊,淡斑精华啊,墨镜、太阳伞也用上,斑还是照长不误……


不过也怪不得太阳,日光只是个诱因。美容问题说到底都是身体问题,三分外养七分内调啊。



中医认为,经脉不通,导致瘀血内停,阻滞不畅,心血不能到达皮肤颜面、营养肌肤,而皮肤中的代谢垃圾、有害物和黑色素就不能随着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排出去,这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脸上斑块,体内瘀块,有斑必有瘀,祛斑必化瘀。所以说瘀血是长斑的主因。

最易长斑的5类人
1、燥:怒火攻脸,肝郁火旺、容易生气的人,内火一动,风火之邪就会涌到面部,面部又不能及时疏散这些邪气,于是邪气滞留络脉而结下斑点。2、冷:体内寒气重,水湿无法代谢,停留在体内,阻塞经络,尤其是肝经,脸上还是有一片斑3、坐:久坐之人,特别容易有下焦(盆腔)血瘀。这类情况导致的色斑颜色更深。同时也容易痛经、月经有血块4、劳:熬夜伤肝伤肾,容易长斑。晚上11点到1点,胆经旺,1点至3点,肝经旺,肝胆负责排毒解毒,这段时间不睡必定变丑。5、孕:如果准妈妈和新手妈妈们没有照顾好自己,造成气血不足,会加速长斑。遇热则行,艾灸化瘀是天生


有色斑的患者大多有血瘀,光用外用产品治标不治本。艾叶性纯阳,能够驱散寒气,再加上燃烧产生的热力,既能发挥艾叶的纯阳之性,又有着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通过刺激我们身体里自带化瘀的穴位,作用不逊于吃当归、益母草、田七。


而且艾灸能温阳补虚,补中益气,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辩证祛斑,效果更佳
(一)肝斑(黄褐斑):肝斑呈灰褐色,大小不一,边缘不整齐,呈蝴蝶状地图状,对称分布在脸面。伴有烦躁易怒,胸口涨满,月经不调,两乳胀痛,舌质暗等症状。需要疏肝解郁、释放心情、活血消斑。
艾灸穴位:肝俞、太冲、行间、阳陵泉
(二)脾斑:呈黄褐色半片,对称分布在鼻翼、前额、口周,边界不清,边缘向中心逐渐加深,腹部涨满,乏力,经血后期淡而稀,舌质淡,脉迟弱。重点是健脾益气,活血消斑。艾灸穴位:脾俞、足三里、公孙、血海(三)肾阳虚色斑:呈灰黑色的斑片,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边界清晰,以鼻为中心对称分布,伴有腰膝酸软乏力,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舌质淡,舌苔发白,脉迟细弱。
艾灸穴位:命门、关元、神阙、足三里
肾阴虚色斑:黑褐色斑片,伴有五心烦躁头晕耳鸣、盗汗、舌质红、脉速快。
艾灸穴位:复溜 、太溪 、涌泉、 照海
(四)祛雀斑:在治疗女性雀斑的问题上,主要原则就是活血、补血,若能血冲于面,则斑去气色好!而治血穴位中,血海穴至关重要。
如果你实在分辨不出你长的是哪种斑,那就灸这些穴位吧。
1、血海穴,是生血和活血化淤的要穴,每天坚持艾灸两侧血海或按摩,可以起到活血生血的作用,改善血虚引起的色斑。


2、太冲穴,肝经原穴,调控着肝经的总体气血。肝气淤滞时按压会痛,爱生气的女生每天按揉5分钟。两周后就能看到色斑变淡呢。


3、三阴交,为足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调治熬夜引起的内分泌紊乱,色斑加重。


4、掐骨缝。手背是预防衰老和长斑的部位。先把长指甲剪掉,然后要做的就是「掐骨缝」。
指与中指间、中指与无名指间、无名指与小指间,在掌背上都有骨缝可以掐到。没事儿就掐一掐,如同做了个深度美容。尤其是无名指与小指间的骨缝,叫「中渚」穴。理气宽中,排浊去湿,相当于「木香顺气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