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能治病,更能养生,一起了解针灸如何养生

文 / 青禾数媒
2020-12-03 09:28

针灸养生防病是中医预防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也有2000余年历史。总结古今医家这方面经验,揭示针灸保健防病的规律,对促进针灸预防学的形成,丰富中医养生学的内容,造福全人类,都将功德无量。

最早记载针灸预防的古籍文献,是《黄帝内经》。《灵枢?逆顺篇》中提出了针灸防病的思想:“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意思是说,凡是良医总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或者在发病的早期就进行针刺,所以良医重视预防疾病的程度要胜过治疗疾病。

同时,又强调针灸有保健强身的作用,《素问?刺法论》中说:“是故刺法全神养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

在一些篇章中,记载了具体养生预防的方法,如救治五脏急性热病。《素问?刺热篇》中指出,该病在未发之时,往往于面部不同部位先显露赤色,故需“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从某种程度上说,《内经》奠定了针灸防病保健的理论基础。

东汉时期,张仲景继承了《内经》的治病思想。他虽然重在药物辨治,但也涉及针灸预防。《金匮要略》首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就开宗明义指出:“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纔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着重强调平时注意养生防病,一旦病邪侵入也应在早期防治。

晋唐之际,偏重灸法。这一时期针灸保健防病得到较大发展,特别是艾灸广泛地用于预防,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其重点在于预防各种急重之症,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强调未雨绸缪。一种是通过空气消毒法,预防疾病传染,如《肘后备急方?卷二》记载“密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以防瘴疠之疾。虽然其实际效果如何,尚待验证,但这种设想则颇为难能可贵。

另一种是运用艾灸之法增强人的抵抗力,达到预防目的。如唐代孙思邈《千金方?卷二十九》记载:“凡人吴蜀地游官,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差,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也”。

进行预防时,当时的医家还注意到应因地制宜,《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记载:“河洛间土地多寒,儿喜病痉,其俗生儿三日,喜逆灸以防之。又灸颊以防噤。江东地温,无此疾,古方既传有逆针灸之法,今人不详南北之殊,便按方用之,多害于小儿”。

“逆针灸”一词是指预防性针灸的意思,也是在晋代提出的,首见于《范汪方》。

同时,针灸养生重视防微杜渐。早期积极救治,也是预防内容之一。当时医家除主张平时预防外,也注意在发病之初,征候显露之前,用针灸之法截断病势,灭之于萌芽。如《千金翼方?卷二十三》记载:“痈疽初发如微,人多不以为急,此实奇患,唯宜速治之,治之不速,病成难救”。

及早防病,不仅效果明显,预后也佳,《备急千金要方?卷七》曾提到风毒一症,“欲使人不成病者,初觉即灸所处三、二十壮,因此即愈,不复发也”。应该指出的是,这一时期,防病虽偏重艾灸,但也提到针刺,或针、灸、药结合。

以中风为例,《备急千金要方》中既提到“唯风宜防耳,针耳前动脉及风府神良”的刺法预防;又记载了“夫诸急卒病多是风,初得轻微,人所不悟,宜速与续命汤,依腧穴灸之”的灸药合用之法。

在针灸养生保健方面,虽然晋唐时期有关养生文献较多,但针灸方面的内容还不在多数。

《旧唐书》曾记载柳公度年80余步履轻健,其养生之术也是使用温灸气海穴法:“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佐喜怒,气海常温耳”;《备急千金要方》提到灸膏肓穴可以达到保健增寿的效果:“此灸讫,令人阳气康盛”;《外台秘要?卷三十九》还介绍灸三里穴预防老视眼,“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从而推迟衰老。

宋代之后,针灸治病防病特别在针灸养生保健上有显著的进展,这时艾灸成为主要养生保健之法。根据中医理论,灸法有温阳散寒、助元固本之功,加之灸物价廉易得,灸法简便可自行操作等,这就使得艾灸普遍推广,成为延年益寿的经济有效的手段。

明代李梴在《医学入门》中即写道:“凡一年四季,各薰一次,元气坚固,百病不生”,从而“延年益寿”。

为了验证针灸保健的实际临床效果,一些医家还作了亲身试验。如宋代王执中在《针灸资生经》中记述:“令人既本能不以元气佐喜怒,若能时灸气海使温,亦其次也。予旧多病,常恐气短,医者教灸气海,气遂不促,自是每岁须一两次灸”。

在保健灸的操作上,出现多种灸法,包括单纯的艾灸,即直接灸或隔物灸,还有薰灸法等。还有一种鼠粪灸,《针灸资生经?卷三》记载:“旧传,有人年老而颜如童子者,盖每岁以鼠粪灸脐中一壮故也。”

保健灸的壮数,一般认为与年龄有关,如《扁鹊心书?卷上》说“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也有如上所述,每季一灸的,壮数则可少至一壮。保健灸的选穴上,以神阙、气海、关元、足三里、膏肓等穴最为常用。

宋代之后,针灸防病养生之法日趋完备。仍以中风预防为例,随着古代医家对中风症病因病机认识的逐步深入,预防之法也有所改进。

如宋代王执中在《针灸资生经?卷四》提出了:“灸绝骨、三里等穴,凡遇春秋,常灸以泄气,素有风人可保无虞”。

在元代的《卫生宝鉴》中,又据中脏和中腑之候的不同,分别提出预防之法:“凡觉手足麻痹或疼痛,良久乃已,此中腑之候,病在左,则灸右,病右则灸左。凡觉心中愦乱,神思不怡,或手足麻痹,此中脏之候,不问是风与气,可连灸此七穴”。

至明代时,杨继洲更进一步加以总结,他在《针灸大成?治症总要》中首先指出要灸药结合:“但未中风时,一两月前或三四个月前,不时足胫上发痠重麻,良久方解,此将中风之候,便宜急灸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后用生葱、薄荷、桃柳叶煎汤淋洗”。

其次,杨继洲还强调预防灸的时机;“如春交夏时,夏交秋时,俱宜灸”,“常令二足有灸疮为妙”;最后还要求注意饮食及生活起居等,使之达到更好的预防目的,否则,“但人不信此法,饮食不节,色酒过度,卒忽中风”。灸绝骨、足三里预防中风的实际效果,通过后世医家的验证得到了肯定。

在这一时期,针灸保健防病的观念已为越来越多医家所接受。明代著名针灸家高武《针灸聚英?卷三》所言:“无病而先针灸曰逆,未至而迎之也”,就是颇为生动的概括。

针灸是中医治疗疾病和养生的重要技术,但是要注意针灸养生七大事项:

首先,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其次,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第三,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第四,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

第五,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

第六,眼区、胸背、肾区、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第七,针刺对某些病症确实有极好的疗效,但并非万能,特别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疗,应根据情况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才能更有利于病人,也可充分发挥针灸的作用。

[旁注]

修真 源于道家理论,道教中学道修行,求得真我,去伪存真为“修真”,后又延伸出多种修真门派及修真相关理论,这些众多的门派,从功法上讲,略分三类,其一是阴阳双修的栽接法门;其二是清净孤修的静坐法门;其三是阴阳栽接派和清净孤修派的结合体。

壮 针灸术语。就是指一个燃着的艾炷在烧着后,到病人感觉灼热,甚至略有些疼痛,就应移去,是为一壮。

《旧唐书》 五代后晋时期官攥,是最早的系统记录唐代历史的一部史籍,原名《唐书》,宋代欧阳修、宋祁等编写的《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

王执中 (约1140年~1207年),南宋乾道年间中进士,赐从政郎,曾做过将作丞、将作监等小京官,后外调,历任湖南澧州、湖北峡州州学教授。

杨继洲 (约1522年~1620年),明代著名针灸医家。家中珍藏有各种古医家抄本,所以杨继洲得以博览群书,通晓各家学说,后弃儒学医。杨继洲一生行医40多年,临床经验丰富,尤其对针灸精通,治病时常常针药并重。

[阅读链接]

针灸养生经常用到的主要是五大穴位,《四总穴歌》里说“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深入浅出地概括了足三里、委中、列缺、合谷4穴位的功能与主治,后世又加上内关穴,这五大要穴对全身起到了重要的养生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