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用三伏灸,冬病夏治的好时机!

文 / 健康卫视济宁新媒
2017-06-27 22:59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到“春夏养阳”、“长夏胜冬”,主要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中医理论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因此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生物的阳气相通,季节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中医将病邪概括为“六淫”,而“寒”为六淫之首,当寒气入侵人体时,阻碍阳气,影响气血的运行,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疾病,其发病时间以冬季为主或在冬季加重。

中医认为,这类好发于冬季的寒邪类疾病适合在夏季治疗。人体之阳气“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冬季阴气上升到达顶点,机体容易遭受寒邪入侵,往往阳气不足,容易导致内寒。同样,患者体质在这一时期也处于低潮,治疗效果相对缓慢。而春夏,尤其是三伏天,由于气温升高,人体内阳气上升,经络通达,气血充沛。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治疗某些寒性疾病,能最大程度驱寒,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并为秋冬储备阳气,令人体阳气充沛,即便冬至,阴寒最盛时也不容易被寒邪所伤。

哪些“冬病”适合“夏治”呢?

因阳气不足、肺气虚弱及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疾病在夏季治疗效果更好。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道慢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胃痛、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膝关节疼痛、慢性腹泻、反复感冒、部分虚寒妇科病等等。

“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常用的方法包括穴位注射、艾灸、针刺、穴位贴敷、药物内服等,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一.温度决定一个人的生老病死.

有人说:十个老人九个寒。寒则瘀、瘀则凝、凝则堵、堵则造成酸麻胀痛,严重些易积成炎症,再严重些就会导致肌瘤、囊肿、癌症!

寒是万病之根,湿是万病之母,风是万病之首,火是万病之华。在阳气最旺的夏季艾灸,与艾火的纯阳,双重阳气作用于人体病灶,祛除一切寒湿,打通经络。

二.是根除一切疾病根源的时机.

芒种过后,各地进入梅雨季节,许多中老年人一会腰痛,一会腿疼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体内寒、湿气重的缘故。

在中医里祛寒除湿治疗之法就是艾灸。三伏天,正是天地阳气最盛之时。通过艾灸,双重阳气注入体内,温阳驱寒,从此病魔远去,岁月不老。

腰腿痛取穴:肾俞、腰阳关、足三里、阿是穴 。

颈椎痛取穴:大椎、颈四椎旁、肩井、阿是穴。

慢性支气管炎取穴:大椎、肺俞、膻中、脾俞、丰隆。

消化不良取穴:脾俞、中脘、天枢、足三里。

艾灸灸法:取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上午10:00-11:00最为适宜。

三.温肾壮阳,元气充足.

元气阳气充足,夏不怕热,冬不怕冷,精力、耐力旺盛。总之,元气充足的表现是真正意义的健康特征。古时医家常用“神奇”来说明艾灸的功效和作用。

根据临床实践,命门和神阙穴组方,壮阳第一,三伏采用灸法,会感到有热感从穴位直透体内,灸命门可培补肾气,振奋肾经,使阳气充盛行;神阙属任脉,为生命之根蒂,灸之可扶阳固脱。二穴相配具有温肾壮阳,回阳固脱之效。

四.延年益寿.

宋代名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云:“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抚阳保命,延寿之法,艾灼第一。”真元乃元气、阳气,所以,元气是生命之本,是健康之本,长寿之本,福德之本。

中老年人,如果在三伏天坚持灸关元穴,尿频尿急、前列腺问题不光自己解决了,还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五.修心养性,也是最佳时机.

从中医的角度讲,是风寒湿暑燥火等邪气所致,那么,夏季艾灸,人体正处于散发的时令,天时的阳气与艾灸的纯阳之气,进入人体,那么,风、寒、湿、暑、燥、火等邪气被天地之双重阳气赶出体外,因此,血液越来越清净,身体得以轻松,宁静自然。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的健康信息,仅供大家参考交流,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