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按一按这四个穴位,远离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它的发生与寒邪内侵、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年迈体虚等因素有关。目前一般认为血瘀、痰浊、气虚、毒证是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证侯,毒证、气虚证为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基本证候,毒瘀互结、气虚血瘀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关键病机。
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证候
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常见的中医证候主要包括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气阴两虚证等。
气滞血瘀证
胸痛以胸闷胀痛,多因情志不遂诱发为特点,症见善太息,脘腹两胁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舌紫或暗红,脉弦。
气虚血瘀证
胸痛以胸痛胸闷、劳则诱发为特点,症见气短乏力,身倦懒言,心悸自汗,面色淡白或晦暗,舌胖淡暗,脉沉涩。
气阴两虚证
胸痛以胸闷隐痛、遇劳则甚为特点,症见气短口干,心悸倦怠,眩晕失眠,自汗盗汗,舌胖嫩红少津,脉细弱无力。
心血瘀阻证
胸痛以固定性疼痛为特点,症见面色紫暗,肢体麻木,口唇紫暗或暗红,舌质暗红或紫暗,舌体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紫暗,脉涩或结代。
痰浊闭阻证
胸痛以胸闷痛为特点,症见痰多体胖,头晕多寐,身体困重,大便黏腻不爽,舌苔厚腻,脉滑。
寒凝心脉证
胸痛以卒然心痛如绞,感寒痛甚为特点,症见形寒肢冷,冷汗自出,面色苍白,心悸气短,苔薄白,脉沉紧。
心肾阴虚证
胸痛以疼痛时作时止为特点,症见腰膝酸软,心悸失眠,五心烦热,口燥咽干,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心肾阳虚证
胸痛以胸闷痛,遇寒加重为特点,症见畏寒肢冷,心悸怔忡,自汗神倦,面色白,便溏,肢体浮肿,舌淡胖,苔白,脉沉迟。
针灸治疗可选用这四个主穴
针灸疗法是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之一,《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诊疗专家共识》中指出,稳定型心绞痛针灸治疗可选用这四个主穴: 内关、膻中、心俞、厥阴俞。
内关:可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备急千金要方》写道:“凡心实者,则心中暴痛,虚则心烦,惕然不能动,失智,内关主之。”
膻中:别称元儿、元见、上气海。利上焦、宽胸膈、降气通络。《灵枢·胀论》:“夫胸腹,藏腑之郭也。膻中者,心主之宫域也。”
心俞:有宁心安神,理气调血的作用。《外台秘要》记载道:“主心痛,与背相引而痛。”
厥阴俞:厥阴俞穴内通心包络,可降逆回阳。《针灸逢源》:“治咳逆,心痛,呕吐烦闷。”
因此,心绞痛患者可选择专业医生进行针灸,配合中药治疗来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大家平时在家中也可以自己或请家人帮助揉按这四个穴位。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调摄精神,避免情绪波动; 避免受寒,生活起居规律;劳逸结合,坚持适当活动 (如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传统功法); 饮食清淡,低盐低脂,食勿过饱,保持大便通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