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淤在脸上是斑,淤在身上是病!艾灸活血化瘀,治病又祛斑
女性朋友们,一定都对斑不陌生,尤其是长在脸上的斑,更是熟悉到对它充满咬牙切齿的满满恨意。
因为那些长在我们脸上的斑点,实在太影响颜值了。其实,还有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脸上长斑还很有可能预示着某种疾病呢!
那么,脸上长斑的原因是什么呢?
长在两颧部
长在这个部位的斑点要小心了,因为两颧部中央是我们人体小肠经循行的部位,两颧外侧是肾的对应区,上部是三焦经循行部位。
颧骨部位的黄褐斑多伴有气短乏力、心慌、胸闷、消化功能减退,甚至有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是消化系统和心脏功能减弱的表现。两颧部至耳前及上方有黄褐斑或老年斑提示肾气虚、三焦气机不畅、脂代谢紊乱。
长在外眼角下
外眼角下对应的是颈肩、上肢,此处出现黄褐斑,提示肩关节受风寒侵袭或颈肩肌肉劳损,常有颈肩僵硬、酸痛的症状,须警惕颈肩部疾患。
长在额头两侧及太阳穴
此处是两侧胆经的循行部位,若有黄褐斑,常为肝胆功能失调、肝郁气滞所致,常有消化功能减弱、失眠多梦的症状。
长在下颌外侧
如果你的下颌长有斑点或者是痘痘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就是暗示你脾肾气虚了。因为外侧对应的是下肢、胃经、大肠经、小肠经循行处。此处有黄褐斑提示下肢血液循环不良,是脾肾气虚的征兆,常有下肢酸痛、腰膝酸软、手足寒凉、消化功能减弱。
上唇长斑
上唇是大肠经的循行部位,对应的是泌尿生殖器官。此处长黄褐斑是肾气不足、大肠虚寒的征兆,常伴有便秘、月经不调等症状,应警惕子宫、卵巢疾患。
长在鼻梁中间
鼻梁中部对应的是肝胆。面色青黄,鼻中部出现黄褐斑,多与肝气郁结、情志不遂或精神压力大有关,提示肝失疏泄,肝胆郁滞,须警惕脂肪肝、肝胆疾患。关注:灸大夫(jiudaifu)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一般长斑的人大多都是女人,而女人之所以容易长斑,与女性体质密切相关——女性属阴多体寒、女人性格内向多气滞、女人不常运动阳气不易升发。
而这些,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血淤、毒淤。
血淤,在脸上是斑!
中医认为,多数色斑为痰、淤、湿、毒等邪气以及血液在表皮淤积所致,其中,最常见的是黄褐斑。
黄褐斑也叫肝斑,主要为鼻梁两侧、两颊或前额淡黄色到深褐色的成片色斑。
中医则将黄褐斑分为脾虚、气滞、血淤、寒凝等多种类型。其中,血淤又是最最常见,女性多表现为月经不调、痛经、多血块等,因此也有“无淤不成斑”之说。
而艾灸,最主要作用就是把经络给疏通了,这样就能从源头上祛斑养颜。
之前很多灸友留言“艾灸能不能祛斑、艾灸如何祛斑”,关于艾灸祛斑,我们见过的例子太多了。有的是奔着祛斑而艾灸的,坚持下来,果然斑没了。还有的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调理妇科的同时,脸上的斑自己没了。
究其原因,都是因为艾灸活血化瘀效果太强了。
血淤,在身上是病!
寒则凝,凝则淤,淤则堵。艾灸治病,多半在于化瘀!人类的疾病,大多都与经络有关。人体经络是人的生命线,它维系着人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中医处病之根本,而“调虚实”即是治病养生之关键。
经络堵塞,经气运行不起来,就会导致血瘀,从而形成各种疾病。《普济方》:人之一身不离乎气血,凡病经多日疗治不痊,须为之调血。说的是,人的一身离不开气血,如果病了很长时间却治不好的话,就必须为她活血化瘀了。
并且专属女性的疾病,大多属于慢性病,而慢性多数血瘀的症状,换一个说法,慢性病多由血瘀引起,因果也是相互影响的。所以,化淤是治防治妇科病的根本!
血瘀的主要表现
头痛、头晕、失眠、健忘
胸痛、胸闷、心悸
肢体发凉、麻木、疼痛
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等
体征上
↓↓↓
面色发黑、没有光泽
口唇、舌头颜色紫暗
皮肤干枯、粗糙、脱屑、瘙痒
体内有肿块
疼痛且长期不能缓解
如果有了以上这些症状,那就要尽快艾灸了。请记住,有了艾灸,化瘀通络不在话下,祛斑也不是做梦,只要你坚持。
要注意的是,艾灸频率频率要把握好,然后随着适应了艾灸,单次艾灸时间可慢慢延长。
艾灸活血化瘀,治病又祛斑!
关于艾草,我们永远要记住一个点——艾草是唯一的纯阳之草!其它植物都是阴阳同体,只有艾草,只有阳,没有阴,所以我们叫艾草之阳为纯阳。它是秉太阳真火而生的,拥有最切合人体的阳气。
故而,艾灸能激发人体自我调节功能,具有双向调节气血作用,即可以止血,又可以活血:
当你淤血,瘀滞,寒凝,气滞的时候,艾灸可以帮助你疏通,帮助你消融淤堵;当你需要温养的时候,如宫寒不孕,心腹冷痛的时候,艾灸可以帮助你温经散寒,消炎止痛。
人体常用五个活血化瘀的穴位
三阴交
血海
合谷
曲池
足三里
这几个穴位大家都很熟悉,在艾灸中经常接触到,从手到足,行于下肢外侧,它们之间是相互衔接的,与内脏存在着密切关系,反映全身的血管、神经功能。
因此,经常艾灸以上几个穴位,可疏通十二经脉,活动四肢关节,促进周身血液循环,活血化瘀,防治全身关节炎及其各种疾病具有良好的作用。
温馨说明
本文推荐的穴位并非适合所有人,请先了解自己的体质,然后选取适当穴位(阿是穴+两三个主穴即可)进行艾条温和灸。
要注意的是,艾灸频率频率要把握好,一个礼拜需休息1-2天,然后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整施灸时间和频率。
邀您关注大医本草堂,每天获取海量健康资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不代表医生的诊断和观点。提醒您诊疗请到正规医院,用药、食疗请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感谢您的阅读。
健康护航,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