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艾】艾灸取穴配好对,效果翻十倍!(艾灸爱好者必知)
每天学点艾灸养生知识
艾灸手册,人手一份,功德无量!
艾灸与穴位选择匹配良好,效果加倍十倍!
人体有自己的治痛穴。如果单独使用一点疼痛治疗,它是有效的。然而,当一些突然的疼痛发生时,它可能是轻微的不足和无效的。
此时,我们只需找到一些辅助穴位,效果会翻10倍!
艾灸选对主穴+辅穴 效果倍增10倍
1、合谷 + 太冲
功能:两穴匹配,具有镇痛、镇静、镇痉、疏肝、利胆等作用。
灸法:合谷、太冲相配称为四观穴,二穴均为原穴。前者为手阳明大肠经,后者为足厥阴肝经。五脏有病,取十二原。在肝胆表面,太冲舒缓肝胆,清肝胆湿热,调气止痛,调和合谷气血,止痛理气。
合谷穴可以治疗头面部疾病,被称为“面口合谷收”。
太冲穴配合谷还可以调节人的情绪。
合谷、太冲合称“四关”。合谷以太冲、一阴、一阳、一气一血、一上一下、一手一足为重点,调气调血,疏通经络气血,对人体气气、气血的阻滞、疼痛和抑郁有明显的作用。
注意:孕妇不应使用。注意患者体质差,不要给予强烈刺激,孕妇一般不要按摩合谷穴。三阴交、合谷穴具有催胎作用。所以孕妇应该尽量不要刺激这一点。
2、内关 + 足三里
功能:两点匹配,具有健脾健胃、开胸调气、减少不良反应、止吐、安神宁心等功能。
灸法: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穴位,是经络的侧支点,是八脉的交汇点,是阴胃脉的思想,是宣扬胸怀、调理气气的主要功能。足三里是胃经的结合点,用于治疗内脏、疏通中焦气、健脾、止痛。
3、梁丘 + 公孙
功能:两穴结合,具有解痉、止痛、健脾、健胃等功能。
灸法:粱丘为胃经的郄穴,郄穴为经气深居之地,具有最强的止痛作用。公孙是足太阴脾经的八个相交点之一,是脾经的八个相交点之一,通向崇迈。它的其他分支进入肠和胃的腹部络脉。因此,选择这一点对于胃肠道疼痛患者更为合适。
4、支沟穴 + 阳陵泉
功能:两点匹配,具有舒肝调气、清肝清热、调腑的功能。
灸法:支沟是三焦经络的输注点,可疏通三焦燃气机,调节脏腑燃气。阳陵泉是胆囊经济的一个穴位,是肌腱协会第八届会议之一。它能舒缓肝脏,促进胆囊,调节邵阳,清热利肝,特别是对于胆道疾病。
5、外关 + 悬钟
功能:两点匹配,具有疏通三焦滞热、疏通肝胆火、调理经络气血的功能。
灸法:外关是邵阳三焦经的侧支点。这是八次会议之一。连接养胃脉,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宣中是足少阳经胆经的输血点和髓交八回的交汇点。主要清除肝胆滞火,调节肝胆气血。对胆囊和胆管有特殊作用。
6、气海 + 三阴交
功能:两个穴位匹配,具有调节煤气机、调节崇仁、补肾、收敛精华的功能。
灸发:气海是任脉经络的输血点,是人体生命能量的聚集地。这一点可以帮助整个身体互相交流。气来的地方,血液是相通的。因此,这一点具有调节气血循环的作用。三阴交是祖三阴交的交汇点。主要调节肝、脾、肾三经的气功机制。既能治焦下湿热,又能健脾、肝肾、调理崇仁。
7、合谷 + 内庭
功能:两点匹配,具有通胃火、止吐解滞、调气、止气、止痛的功能。
灸法:合谷是手阳明大肠经的起点。具有清热通咽、消炎止痛的作用。内腔是阳明胃经的阴穴,具有清热泻火的功能。因此,肠胃两经之热,具有清除穴位腹泻之功能。对风火牙痛、口腔黏膜糜烂的患者,采取相应的穴位、按摩、刮擦、艾灸等方法,可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8、中脘 + 足三里
功能:两点匹配,具有升清浊、健脾健胃、消积通滞、益气止痛的功能。
灸法:中脘是胃的集散点,是八汇之一。它是指胃谷的仓库,是调节中焦的关键,也是治疗胃病的必要点。足三里是胃经的结合点,是胃病患者的远穴之一。
9、中渚 + 足临泣
功能:两点匹配,舒缓肝胆气滞,缓解邵阳热滞。
灸法:中渚为少阳三焦经络气血注中柱,用脚少阳胆道经络气血注足哭。在经络的半表面,其症状表现为冷热交替、口苦、疑病症疼痛;在胆囊、胆囊和肝相的脏器中,疑病症肋骨是肝的一部分,肝静脉分布两条疑病症肋骨,因此,对肝引起的疑病症肋骨疼痛的穴位治疗和对肝、肝引起的疑病症肋骨疼痛的穴位治疗。膀胱疾病,效果非常显著。
10、人中 + 委中
功能:两个穴位匹配,唤醒大脑,打开心扉,安神,经络止痛。
灸法:督脉的输液点位于口鼻之间。嘴巴打开大地,鼻子打开天气,天空打开大脑,醒来,du平稳地打开络脉。中央是足太阳膀胱经经络,血液循环,腰痛治疗好。因为腰是肾的故乡,所以足少阴肾经的气由内踝上升到膝关节和内侧掌关节,并转向掌关节中心。两条经线在委员会的中心点会合,太阳下山,少阴上山。
11、膻中 + 内关
功能:两个穴位搭配,可扩胸调气,强心安神,打开胸阳,舒缓心痛。
灸法:问凌岚暗指:“官在朝廷”。换言之,“皇上的宫城,中间人也是”。心王官表明穴位与心的关系非常密切。心脏包裹着这些穴位。七会作为八大穴位之一,具有很强的调气能力,气病也很好。内关是心包经络的侧支点,是八个相交点之一。它能打开阴胃静脉,扩张胸部,调节气血,温暖心脏和阳气。
12、鱼际 + 复溜
功能:两点配合,清热通火,生津止咳。
疼痛治疗范围:1.咽喉肿痛,由于肺阴不足,水不能,喉咙发炎干燥。2。咳嗽引起的胸痛。
13、外关 + 后溪
功能:两针配合,清风清热,调气止痛,疏通经络。
灸法:外关是邵阳三交经的八个相交点之一,与阳纬经相连。主要用于治疗三焦的邪热、散风、散外热、散寒清热。杜经阳总督,后溪是手太阳小肠经络输注点,是通向杜经络的八个交汇点之一。因此,这对穴位可用于治疗以热痛为主的头痛,而后颈小肠经可用于治疗上肩胛和颈椎疼痛,效果较好。
14、印堂 + 合谷
功能:两穴配合络脉止痛、清风清热、通鼻孔。
灸法:阴棠是经络外的一个特殊穴位,生活在杜经上。具有宣通阳气和络止痛的作用。”“面、口、粮”表明合谷有其独特的治疗头、面疾病的方法。两个穴位匹配,通风散热的优点相辅相成。
15、归来 + 三阴交
功能:两点匹配,可调节煤气机,止痛消炎。
灸法:阳明胃经虽归输卵管穴位,但女性输卵管的位置较近,因此两点配合治疗生殖系统疾病和泌尿系统疾病十分明显。
16、太溪 + 太冲
功能:两点相配,平肝降血压,补肾清肝,调气止痛。
灸法:以太西、太冲为原点,前者为肾经,后者为肝经。王兵:肾静脉和冲静脉并排向下,跟在脚上,互相融合,所以叫“太冲”。肾阴不足、肝阳亢进引起的疼痛均可使用。
17、阳谷 + 侠溪
功能:两点配合,清热明火,消肿止痛,疏通经络。
灸法:阳谷为手太阳肠经的火点,下溪为足少阳肝经的兴水点。注重公众号灸,根据五行学说,水疗,所以临床上应用这对穴位填塞下溪、协阳谷。
18、足三里 + 三阴交
功能:两点配合,健脾健胃,益气止痛。
灸法:足三里是阳明邪,原由头到脚下降,在足三里由降到升。三阴交是脾经和足三阴经的交汇点。它从脚部升到脾脏,但在三阴经的一点上升时下降。如果阳不降,阴不升,阳不降,阴引,阴升,阳伸,这样就保持了升、降的平衡。升清浑浊功能正常。
19、曲池 + 上巨虚
功效:两点搭配,清热祛湿,益气止痛,止泻。
灸法:曲池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关节点,上觉虚是下关节点,“脏病的联合治疗”,因此穴位有利于治疗大肠疾病。针刺后消炎止痛,清热祛湿,改善肠道蠕动功能。
20、风池 + 昆仑
功能:两点匹配,疏通经络,少阳、太阳经络为佳,祛风、舒表,益眼、聪。
灸法:风池是足少阳肝经与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囊、阳萎、阳桥静脉的交汇点,可治疗偏头痛。同时也是眼科疾病治疗的重点。对降低眼压有很好的效果。昆仑穴位选择治疗头痛。
21、头维 + 列缺
功能:两点匹配,祛风止痛,祛表祛邪。
灸法:头围是阳明胃经的输注点。一般情况下,针刺时,皮肤的后缘为1.5英寸。列气是手太阳肺经的侧支点,是与任经相连的八个交点之一。因此,它可以治疗胸痛和腹痛。一般向上倾斜0.5-1.0英寸。
22、命门 + 委中
功能:两穴搭配,补肾、养精、放松肌腱、活络。老爱堂
灸法:生命之门是生命之门,它能帮助杨修身养性。穴位属于全身调理穴位之一,无腹泻作用,通常以艾灸为主。委内瑞拉属于全身净化点之一,没有补益作用。这样,就可以加强和减少彼此的不足和过度的腰痛,刺血是委员会的主要方法。
23、中渚 + 后溪
功能:两穴匹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灸法:中渚与后溪结合对颈椎综合征疼痛及颈椎后侧僵硬有特效。但是,必须注意的是,按压感可以向上传递到肩部。
24、百会 + 涌泉
功能:两穴匹配,可引阳降阳,平肝阳。
灸法:涌泉是肾经的井穴,肾水滋润肝木,如肾阴不足、肝阳亢进、头晕头痛、易怒等。涌泉有“取病于脏腑”的意思。百会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汇点。这一点属于滋补点。与涌泉穴配合使用。一次滋补和一次净化可以弥补邪恶,泻而不伤正。
25、少商 + 历兑
功能:两点配合,清热散咽,消肿止痛。
艾灸:少商常用穿刺出血。厉兑针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