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面神经麻痹)之毫针刺法、艾灸疗法、穴位服帖疗法
定 义
俗称面神经麻痹(即面神经瘫痪)、“歪嘴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受年龄限制。
临床症状
表现为一侧面部松弛,额纹消失,眼裂增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并被牵向健侧,不能蹙额、皱眉、漏齿、鼓颊等动作,部分患者初期耳后疼痛,还可出现味觉减退或听觉过敏,甚至外耳道出现疱疹等。
病因病机
面瘫之毫针刺法本病多由络脉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致经气阻滞,筋脉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
其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标准。本病相当于西医的面神经麻痹。
治则治法
以手足阳明经为主,手足少阳为辅。对于面部穴位,初起宜浅刺、轻刺,一周后酌予平刺透穴或斜刺。
取 穴
风池、翳风、地仓、颊车、合谷。
随证配穴
鼻唇沟平坦加迎香;鼻中沟歪斜加水沟;颏唇沟歪斜加承浆;目不能合加阳白、攒竹或申脉、照海。
特别提示
面瘫之艾灸疗法每次留针 20~30分钟,每日 1次,10次为1疗程。
治法治则
疏风通络,行气活血。常用悬灸法、隔姜灸法。
操作步骤
1、取穴
翳风、颊车、地仓、合谷、阳白。
2、配穴
风邪胜者加灸太阳,风池;气虚者加灸足三里。
3、方法
(1)悬灸法: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温热舒适感为度。每次选取 2~4穴,每穴每次艾灸 15~20分钟,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每日1~2次,7~10次为1疗程。
(2)隔姜灸法: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 3厘米~4厘米,厚约 0.3厘米~0.4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穴位上,再将艾炷放置于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将姜片稍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烫伤。艾炷燃尽,易炷再灸,每穴每次艾灸5~7壮。每次选取3~4穴,每日1次,5次为 1疗程。
特别提示:
面瘫之穴位贴敷疗法1、面瘫早期,应重灸翳风穴,悬灸时间在 30分钟以上为佳。
2、面瘫恢复期,可增加悬灸神阙穴以补益正气。
3、面部皮肤娇嫩,应避免灼伤皮肤。
4、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风寒。
治法治则
祛风通络,养血和营。
操作步骤
1、制作面瘫膏。
药物组成:蓖麻仁 30克,马钱子 5克(研末),加朱砂 1克,共捣研成膏,备用。
2、取穴
选患侧颊车、地仓、四白、阳白、翳风等穴位。
3、方法
每次选 2~4穴,每穴取膏药绿豆大小贴敷,胶布定,每天换贴一次,7天为 1疗程。
特别提示
本法仅限于治疗单纯性面瘫。
声明:内容来源于《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
编辑:锦灯笼姑姑
图片:网 络
审核:虫 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