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有哪些好处、坏处?

文 / 猫哥评测
2018-05-12 14:07

艾灸是一种通过给身体体一定部位强制性的输入热能,临时提高人体局部温度,从而使人体局部增强免疫力和新陈代谢,达到疗养局部影响全身的作用。在风、湿、火、寒、燥,所引发的疾病之中,艾灸就有很好的祛湿作用。那么除了祛湿之外,艾灸还有哪些好处?

【艾灸的好处】

1易睡安眠

通过药物的渗透作用,使皮肤出汗,不会有洗桑拿因物理热效应带来的干渴烦躁的感觉,灸后易入睡,而且睡眠质量好,休息后倍感舒畅,疲劳顿消。

2消除疲劳,减轻肌肉关节风湿疼痛

艾灸后身心放松,疲劳感消除,肌肉放松,减轻疼痛。

3出汗排毒

头部会有汗珠渗出,甚至满头大汗,全身毛孔开放,皮肤汗腺的分泌物排泄,促进皮肤毒素的排出,改善了皮肤的营养,促进了皮肤的新陈代谢。

4增强免疫力和神经调节力

艾灸可有效的预防感冒和支气管炎疾病,增强免疫力,调节人脑中枢,使之反应更加灵敏,头脑清晰。

5改善全身微循环

在显微镜观察下,艾灸前身体内的微循环流速很慢,尤其是高血压、哮喘、肥胖、体弱者,艾灸后微循环中的红细胞气流加快,全身皮肤变红,细腻光泽,面色红润,秀丽动人。

6降脂减肥

做一次艾灸相当于运动3个小时。

上面也说到艾灸有很好的祛湿作用。但除了艾灸祛湿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其他方法祛湿。下面简单介绍几种祛湿方法。

《一》饮食祛湿

湿气并非现代才有,古中医又将湿气重分为痰湿体质,要祛除身体痰湿,可从食疗上下手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可多食:薏米、莲子、茯苓、蚕豆、鸭肉、鲫鱼、冬瓜、丝瓜、葫芦、苦瓜、黄瓜、西瓜、白菜、卷心菜、空心菜等。尽量防止吃辛辣燥烈、大热大补的食物。其中薏米的祛湿功效最为好。薏米味甘淡,能利水渗湿,就像疏通水道一样,能将人体内的水湿之气排出,是常用的利水渗湿药,也是常用的祛湿食疗药材。目前市面上最多的薏米是,河北安国薏米,云南的曲靖薏米,贵州的兴仁薏米、安徽毫州薏米以及福建的金沙薏米。

金沙薏米,在中国众多的薏米中,当年皇帝偏偏只选择了产自一个小村子的薏米作为朝廷的贡品。足以说明它的营养价值之高。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所记载的薏米正是采集于金沙村的金沙薏米,在众多地方的薏米中,金沙薏米是颗粒最小的,从中医的角度来讲薏米的颗粒而小,药用价值也就越高。

薏米红豆粥

材料:薏米10克、红豆20克、芡实5克、枸杞2克

做法:先将薏米红豆洗干净在浸泡1小时,然后放入到煲中加水煮烂熟开即可。


薏米红豆莲子粥

材料:莲子10克、薏米15克、红豆20克。

做法:1、莲子、红豆和薏米用水冲洗干净,浸泡半小时2、锅中加适量水,煮开放入泡好的莲子、红豆和薏米3、大火煮半小时,煮出粘稠的感觉,盛出即可食用。

《二》运动祛湿

湿热体质者适合做强度大、运动量大的训练,如中长跑、爬山、游水、各种球类、功夫等,能够耗费体内剩余的热量,分泌剩余的水分,到达清热除湿的意图。能够将健身力气操练和中长跑训练联系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