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习惯不要做了,很伤胃,想要胃好记住"一茶二水四穴"
现代人的胃,可以说是千疮百孔的,生活中的饮食和行为都可以对胃造成伤害,许多人还一无所知。
即使发现自己出现了胃疼、胃胀、胃酸等症状,也多半是听之任之,很少去主动关心胃的健康,结果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这些全都来源于我们对日常生活习惯的忽视,这些坏习惯在一步步侵蚀着我们的胃,是时候戒掉了!
坏习惯一,吃饭没准点“废寝忘食”似乎成了不少人的习惯,然而就是无意间的饥一顿、饱一顿,会慢慢侵蚀胃的健康。
胃是一个严格遵守“时间表”的器官,胃液的分泌在一天中存在生理性的高峰和低谷,以便于及时消化食物。
坏习惯二,饮食不健康快餐汉堡、巧克力、碳酸饮料等,都很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引起胃黏膜糜烂。
一些白领加班时不但爱点快餐,更爱用烟提神,但是烟草中的尼古丁会作用于迷走神经系统,破坏胃肠活动,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缩,使胃黏膜中的前列腺素合成减少,从而加重对胃壁的刺激和破坏作用。
坏习惯三,偏爱冷食有些人偏爱冷食,尤其在夏天边喝冷饮边吃东西,这样对胃岂能无害呢?
多食冷食品会降低胃的温度,使胃的抗病能力下降;一般冷食致病性微生物含量也往往较多,因此多食冷食轻易导致胃病。
坏习惯四,过度吸烟吸烟不但会伤害人体的呼吸系统,对胃的损伤也不可小视。
吸烟过多的人往往更容易患上胃炎,这是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会伤害胃黏膜。
此外,吸烟还是引起溃疡病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一个人吸烟量越大,其溃疡愈合的时间就越长。
想要胃好,记住“一茶”“二水”“四穴”!一茶:养胃茶茶疗在调理胃病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根据“通则不痛”的原理以理气、活血、和胃、止痛,达到治根的目的。
俗语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茶疗,即是调理脾胃最便捷的方式之一。茶疗温和持久,古老的中医,很早就有“茶为万病之药”之说。
将丁香,陈皮,桑叶,菊苣,佛手,茯苓等六种材料按照比例混合制成养胃的佛手茯苓茶,每日泡两杯饮用即可。
《本草纲目》中对陈皮的作用进行了详细地记载:“橘皮能泻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其味苦辛温,入肺、脾二经。”中医认为,陈皮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常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等症。比如陈皮泡水能消除肠道积气的功效。陈皮对胃肠道平滑肌有温和的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消除肠道积气。
菊苣又名苦苣,性微苦、咸,凉。主治健胃消食,利尿消肿。用于湿热黄疸,胃痛食少,水肿尿少。菊苣本身所含的多种营养成分,使得它具有改善人体内分泌紊乱,调节肠胃功能、清肠通便、降火润燥、纤体护肤、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多重保健功效。
将以上几种药食同源的成分搭配在一起,不仅可以消炎养胃,还可以暖胃护胃,一举两得。
二水:温水、牛奶一、牛奶牛奶可以稀释胃酸,因此常被人们认为是非常适合养胃的食物。
牛奶相对于其他食物,确实对胃的刺激相对要少。
牛奶可以中和胃酸,在胃表面形成保护膜,但一天不宜超过两杯。
二、温水35℃~40℃的温水,是胃肠道感觉最舒服的温度。
晨起喝杯温开水,能帮肠胃道“减负”。而且,温开水能帮助缓解便秘,降低脑血栓、心肌梗塞的发病率,还能帮助吸收早餐中的营养。
因此,清晨起床后,一定记得喝1~2杯(200~400毫升)的温开水。
四穴:足三里、中脘穴、章门穴、膻中穴一、按中脘穴—温胃理气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上,胸剑联合与肚脐中央之间中点处,所谓胸剑联合,就是自胸部正中向下循按,指下由硬变软处,即胸骨下端尽处。
胃位于横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肠,上口为“贲门”,下口为“幽门”。
中脘正处在胃的贲门和幽门之间。在胃的中部,当然以治疗胃部的问题为主。
二、按足三里—促进消化足三里在膝盖下外侧,约四横指(约3寸)的小腿胫骨外侧有一凹沟处,这是强壮穴,力度按大一点,酸麻的经络传感可到脚背。
按摩本穴可治各种肠胃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消化不良、胃胀胃痛。
三、按膻中穴—调气养胃膻中穴的位置位于两乳头中间,胸骨上。
膻中穴是气会,对于人体内气的运动具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另外膻中穴位于胃的上方,上焦与中焦交界之处,是上焦呼吸之气与中焦脾胃之气会聚和通行的关键通道。
所以通过刺激膻中穴,我们可以调理上焦与中焦的气机,使得肠胃气机得到疏理。
四、按章门穴—解除胃痛章门穴正在第十一肋骨游离端下缘处,为足厥阴肝经穴,脾之募穴,八会穴之脏会。
双手叉腰,两手大拇指指腹点按在穴位处,适当用力会有酸胀感,坚持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