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把艾灸放心上,整个冬日暖洋洋
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到了,气温骤降,使得很多人出现手脚凉、关节疼、颈腰椎疼痛等不适,这些症状归根结底是和气血有关的,气血不通畅就会导致此类症状的出现。寒则凝,温则行。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
每个人的御寒能力是不一样的,有人不怕冷,有人就超级怕冷,衣服裹得再多也是冷,这就需要加强自身的抵御能力了。经常艾灸,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御寒保暖的目的,可以让我们过一个暖洋洋的冬天。
艾灸驱寒保暖,主要对症以下四个穴位,今天灸哥给大家逐一介绍每个穴位的位置及功效。
1 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大椎穴归属督脉,艾灸此穴有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等作用。中医认为“大椎通阳”,因为这个穴位是督脉与六条阳经的交汇点,大椎是调节全身怕冷的重要穴位,艾灸大椎穴可以通络散寒,这也是缓解全身怕冷的重要方法。
2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中指)处。坐位屈膝,取犊鼻穴,自犊鼻穴向下量4横指(即3寸),按压有酸胀感。足三里穴归属足阳明胃经,艾灸此穴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等作用。如果能每天坚持灸此穴可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
3 神阙穴
神阙,即肚脐,艾灸这个穴位可以鼓舞脾胃阳气,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爱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可以经常灸神阙穴。神阙穴就是全身的一个暖气阀,可以通过艾灸的方式注入源源不断的热量。
4 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当你用力弯曲脚趾时,足底前部出现的凹陷处就是涌泉穴。中医学认为,人体诸多经脉都汇集于足底,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都有密切关系,涌泉被称为“接地气”的枢纽。常灸此穴可以调节气血睡眠,刺激涌泉穴,有益于补肾壮阳、强筋壮骨。经常坚持灸此穴必然会促使手脚冰凉、下肢怕冷的症状康复。
艾灸期间不应着风受凉,保持平和情绪。饭饱酒后不宜灸,大汗淋漓不宜灸,艾灸后毛孔舒张,故半小时内不宜洗澡,避免寒气趁虚而入。艾灸一向是慢功出奇效,无论是养生保健,亦或防治疾病,都需坚持。如果没有艾灸条件,可以每日按揉相应的穴位,也有一定的效果。中医艾灸的博大精髓需要我们国人共同去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