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中医治疗效果较显著

文 / 有谱哥谈健康
2021-03-31 00:08

导语:带状疱疹是由侵犯并潜伏在人体脊髓神经节后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再激活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被侵犯的周围神经分布区域出现剧烈神经痛和单侧群集样疱疹。国际疼痛研究协会数据表明,约5%~30%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一、带状疱疹的发生是人体免疫功能下降的表现,其疼痛感令人难以忍受

1、概述

带状疱疹主要特征为单侧簇集成片疱疹和明显节段性的剧烈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仍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多为带状疱疹急性期延治、失治或误治导致,主要表现为发作性或持续性的灼痛、刺痛、触摸痛、刀割样疼痛等,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

2、病因及症状

人类是该病毒的唯一宿主,所有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形成水痘或者隐匿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并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中,水痘痊愈或者隐性感染人群依然可在这些神经节中发现少量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存在。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在人体神经节中潜伏数年甚至数十年,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如劳累、外伤、出现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由于细胞介导的免疫抑制作用,潜伏在神经节中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次被激活并大量复制,诱导神经细胞病变产生炎症,大量炎症因子刺激局部交感神经,引起血管收缩,神经因缺血损伤坏死。

从而诱发了病理性的神经疼痛,同时病毒沿着感觉神经纤维轴突下行扩散,相应神经纤维所支配的皮节被感染,致使出现急性群集样疱疹。带状疱疹主要临床表现为针刺样、刀割样、烧灼样疼痛或者触摸痛,患者神经疼痛的程度由神经受损程度决定,神经严重受损的患者往往疼痛更加剧烈,这也是引起患者就诊的主要因素。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升高,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其中世界公众唯一认可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高危因素是中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的严重程度,也与年龄呈正相关,60岁以上患者发病危害最高,疼痛时间也相对较长。

其最长的疼痛时间达16年之久。目前现代医学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机制尚未达成明确共识,认可度比较高的观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入人体神经节和皮肤后,激发免疫系统和炎症反应,外周和中枢神经元持续损伤。

二、中医学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认识,不同医家的见解不同,需了解

1、病名的认识

在历代医籍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较少被论及,多从属带状疱疹依证而治。急性期带状疱疹归属于中医学“缠腰火丹”范畴,因其好发于腰部,也被称为“蛇串疮”、“甑带疮”、“蜘蛛疮”等。

唐代孙思邈对带状疱疹的认识可以在《千金要方》一书中发现,他认为该病首发症状为身体某处皮肤忽然出现刺痛,紧接着胸胁及腰部围绕着新长的水泡疙瘩,同时还可伴随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提出“火带疱”这一名称。明申斗垣《外科启玄》卷七将其命名为“蜘蛛疮”。

同时详尽地描述了皮疹出现时的形态特点,皮损颜色淡红,伴有疼痛感,可数个成群出现,也可散在分布。清代祁坤《外科大成》对发病特征和疼痛性质进行了相关描述,“初生于腰,紫赤如疹,或起水疱,痛如火燎”“虽苍蝇飞上即痛者……皮肤痛不可以手按”。现代医家则把皮疹愈合后还存在的疼痛称为“蛇丹愈后痛”“蛇丹痛”。

2、病因病机的认识

对带状疱疹病因病机和辨证分型的认识,古代医家有各自的观点。本病病位是在心肝两经,由于感受火热毒邪,心脉受损,致使膀胱气化利水功能失常,气机不畅,熏蒸皮肤而发病。可见水疱出现,犹如火烧一般疼痛,是因为心火上炎肾水无以滋养,肾阴虚心无以为济,心肾阴阳失衡,加之肝火内炽,致使膀胱气化利水功能失常而起病。

总而言之,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病因主要存在内外二因,外因是风火湿热邪毒外感,经治疗后仍有余邪阻滞经络,阻碍气机运行,以致气血瘀滞无法通行,不通则痛。内因是年老体弱或正气虚弱的患者,由于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起居无常。

容易引起外邪入侵,而正气虚又不足以抗邪外出,致使气血经脉运行不畅从而产生疼痛。本病的病机主要是“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不通则痛”是指本病病程迁徙日久,湿热毒邪未尽,阻遏气血运行,经脉不畅,气滞血瘀,致使脉络不通,故而产生不通则痛。

3、中医学治疗

古代医家对带状疱疹的早期认识主要是围绕临床症状和病因病机进行相关论述,随着越来越多的医家对本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到明清时期,各医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若皮肤上出现红斑,上面长有粟粒样丘疹,伴随瘙痒、发热等症状时,是由心肝两经的火热邪气引起,方剂选择龙胆泻肝汤。

若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且容易破溃的水疱,或者疼痛剧烈水疱未破者,可选用除湿胃冬汤治疗。若腰胁部位出现疱疹,可用针将疮面刺破,外敷柏叶散,口服汤剂宜用柴胡清肝汤。现代中医学认为余毒未清、气滞血瘀、正气不足是引起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根源,根据其病因病机,其治则可归纳为扶正祛邪、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并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进行加减,发于头面部者加用羌活、藁本,发于上肢者加用桑枝、羌活,发于胸背部者加用元胡、郁金,发于下肢者加用独活、杜仲,若睡眠质量差者加珍珠母、酸枣仁。

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独特有效的治疗方法,针灸治疗本病具有简单易行、疗效快且明显、安全性高、应用广泛、无明显不良反应和毒副性等优势,是临床大多数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也正是依据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脏腑及经络的气血阴阳变化是机体发病的重要原因,通过循经取穴、辨证施治来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是针灸指导临床的重要思想。针灸疗法多种多样,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的方法有毫针、电针、刺络拔罐、火针、穴位注射、皮肤针、灸法等。

结语:治疗上,现代医学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口服药物、物理治疗、神经阻滞、手术治疗、精神心理干预等,但药物治疗临床疗效欠佳。神经阻滞、手术治疗等减轻了药物的副作用,即时效应好,但是技术要求高、费用昂贵、疗效持续性不够,中医治疗具有独特确切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