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易感带状疱疹 养生保健来预防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在这一天,是干支历卯月开始的时间;卯,仲春之月,万物出乎震,乃生发之象。北方冬季,大部分动物钻到地面下进入冬眠的状态,古称“蛰”或者“蛰伏”。到了二月雷天大壮的时候,第一声春雷炸响后这些动物苏醒钻出地面,所以称作“惊蛰”。惊蛰节气在指导我国农业生产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在惊蛰之前就种下种子农作物是不会发芽生长的,一定要惊蛰的第一声春雷之后才开始慢慢的抽芽。它是古时候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真实的一种反映,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很重视惊蛰这个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进入惊蛰节气,乍暖还寒,仍需保暖,此时人体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足,养生要顺乎阳气升发,《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惊蛰节气饮食应清温平淡,多食用些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食物,如鸭血、菠菜、水萝卜、苦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春笋、芹菜、鸡、蛋、牛奶等增强体质抵御病菌侵袭。
惊蛰是带状疱疹易流行爆发的节气,带状疱疹在中医称为“缠腰火丹”、“蛇盘疮”,它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久病体虚、劳累、感冒发烧、生气上火等免疫系统下降时发病,病毒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造成沿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出现带状排列的成簇疱疹和神经痛。典型表现为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者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很快出现潮红斑,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可采用中药、针灸等疗法辨证治疗,以清肝泄火,健脾利湿、理气活血、通络止痛为法。
针灸疗法
1.体针:辨证选取合谷、曲池、阳陵泉、肝俞、支沟、太冲、侠溪、天枢、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膻中、血海等。每日1次,十次一疗程。
2.夹脊穴治疗:夹脊穴位于脊柱旁,有调节脏腑机能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全身疾病,现代医学研究,针刺该穴位能提高脊髓中5-HT、5-羟吲哚乙酸的含量,降低脊髓中NA、DA的含量,起到镇痛作用。
3.刺络拔罐:发病初期,用刺络拔罐疗法可起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
惊蛰,春雷阵阵,万物开始生发,很多微生物也开始大量地繁殖起来,从而很容易使人感染细菌和病毒,是传染病多发季的开端。生活上多加注意,不要随意脱掉外衣、多吃清淡食物、作息规律、多外出锻炼身体,从各个方面来保养身体,远离带状疱疹等疾病的困扰。
本期嘉宾:
刘川,副主任中医师,中国针灸学会、辽宁省针灸学会、沈阳市中医药学会针灸学会及老年病学会委员。
擅长治疗: 头痛、面瘫、带状疱疹、鼻炎、颈椎病、肩周炎、腰脱、眩晕、失眠、中风及后遗症、周围性神经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