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御医黄元御,《四圣心源》解经络,先得从这几个基本知识开始

文 / 金兰中医学社
2020-05-06 16:21

对于中医来说,有三大绝学,一是本草,本草治病是中医千百年来一以贯之的经典方法;二是经络,人体经络上密布各种穴位,是人体是便携式“大药房”,是另类“本草”;三是脉诊,无须通过任何仪器,仅凭脉诊就能对身体的状况有一个大致了解。中医坐拥这三大绝学,不得不让人感叹不已。不过在本草、经络和脉诊这三个中间,最神奇的其实不是本草、也不是脉诊,而是经络。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学的元典《黄帝内经》就神奇地揭示了人体经络的运行路线,而且几千年来一直被解析、从未被冰释,而且以经络为基础的针灸现在已经是走向全球,并被广泛接受,这可以说是中医对全球的巨大贡献。那么,自《黄帝内经》以来,历代医家在探索经络的过程中究竟有什么进展呢?显然是有的,比如晋代皇甫谧写成了第一本针灸专著《甲乙经》,北宋医学家王惟一发明了针灸铜人,这对针灸传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明代医学家杨继洲写成《针灸大成》,充实了针灸辨证的内容,为针灸广泛运用于临床起到了推动作用。针灸是一门很奇妙的学问,但在历代中医的发展和传承中,针灸与方药却成了两条平行线,大部分善于针灸者不善方药,善于方药者不善针灸,所以后世很多中医著作里很少提及经络针灸,而针灸著作里很少提及方药。不过,乾隆御医黄元御不仅仅单独解读了《黄帝内经》的针灸部分——《灵枢》,还在中医入门著作《四圣心源》里专门提及“经脉起止”与“奇经部次”,以为中医初学之津梁。清代名医黄元御在讲述经脉起止的时候,虽然所花笔墨不多,但对于中医入门来说,却又是“必备心法”。首先黄元御将十二经络的起源归属于人体的脏腑。一般来说,我们都知道人体有五脏六腑,但对应十二经络则是六脏六腑,而多出的一脏并不是别的,而是与现代医学同名不同义的“心包”。黄氏认为,“六脏六腑,是生十二经”。那么,我们知道有十二经络,但是又该如何记住十二经络的名称呢?这个看起来好像很简单,即便你懂得方药,第一次接触针灸经络,未必一下叫得出来十二经络的名字。所以,黄氏对此,专门搞了一个归类,以便于后世入门者更好、更准确地记住。黄元御指出,“经有手足不同,阳明大肠、太阳小肠、少阳三焦,是谓手之三阳经;阳明胃、太阳膀胱、少阳胆,是谓足之三阳经;太阴脾、少阴肾、厥阴肝,是谓足之三阴经;太阴肺、少阴心、厥阴心主,是谓手之三阴经”。黄氏按照手足三阴三阳的归类顺序,便于记忆,一般读上几遍也就记住了。那么,对于刚开始了解经络,只知道名字还不行,重点是要知道它们的循行规律。黄氏也用了一个很简单的记忆方式,即:“手三阳之走头,足三阳之走足,皆属其本腑而络其所相表里之脏;足三阴之走胸,手三阴之走手,皆属其本脏而络其所相表里之腑。”把这两句话记牢,再返回去看经络名称,其实就对每一个经络的大致走向有了一个基本的轮廓。在十二经络中,又有一个表里的概念,这对后世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黄元御对此也有明论,即:“手阳明与手太阴为表里,足阳明与足太阴为表里,手太阳与手少阴为表里,足太阳与足少阴为表里,手少阳与手厥阴为表里,足少阳与足厥阴为表里。”这样将手足三阴三阳经络进行了交叉,形成了一个螺旋式和圆圈式的循环体系。当然,对于十二经络中的每一种经络的走向,黄元御也是一一简明扼要地进行了论述,不过作为刚开始入门针灸经络的敲门砖,先了解了以上常识,也算是有了一个基本脉络,再按照这个思路,在黄元御对具体每一经络的循行走向深入了解后,便可在针灸经络领域学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