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慢慢调,中医四大宝穴位来帮忙
中医药治疗疾病最大的特点之一,是治疗手段的多样化。除了药物治疗外,还有很多外治法,如针灸、艾灸、穴位按摩等等。
针灸治疗:对慢性胃炎的症状改善有作用,可有效改善胃脘痛、上腹胀、嗳气、泛酸、纳呆、饮食减少等临床症状。但采用针灸治疗多需要在医院进行,不能自我治疗。

如果患上慢性胃炎的患者想自我调养,可采用艾灸和穴位按摩的方法进行自我调理。
- 艾灸:艾灸疗法主要适用于慢性胃炎脾胃虚弱证(包括脾胃虚寒证)的保健调养。主要选择足三里、中脘两个穴位进行。
- 穴位按摩:穴位按摩可适用于所有慢性胃炎患者,最常用的保健穴位包括足三里、内关及三阴交。
足三里、中脘、内关、三阴交位置及取穴方法
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中脘: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中脘的简单取穴法
内关: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

对于艾灸及穴位按摩,贵在坚持,才能达到一定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