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处方”造福非洲 海派中医书写中非友谊

文 / 长宁政法综治
2020-01-03 00:34

作者:吴琼来源:东方网

中医不仅仅是古老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可以造福全世界人民的良方。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医药向世界释放出越发强大的吸引力。在非洲的不少地方,下至平民百姓,上至政府官员,都曾感受过中医的魅力,他们赞叹推拿是“中国功夫”,对针灸充满信任,对中草药也不陌生。“中医几针治好了多年的颈腰痛”“几次推拿后,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摆脱了拐杖”……这样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为非洲的兄弟姐妹送去福音的,是一群妙手仁心的“健康使者”,其中就有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简称岳阳医院)的中医专家,治死扶伤之余,他们也不忘助力海外中医药中心在非洲大地的建设,为中医药走上“一带一路”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医师为患者诊疗)

中医药“出海”的拓新之法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说:“上帝先创造了毛里求斯,再按她的样子创造了天堂。”如今,在“天堂原乡”毛里求斯,一颗中医药文化的种子在生根发芽。2019年12月9日,历经三年筹备的“中国-毛里求斯中医药中心”在当地城市医疗集团(City Clinic)正式开张,这是毛里求斯全国首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医诊所。自此,西医、印度医和中医成为在当地医疗体系并存的三种医学。

(中国-毛里求斯中医药中心)

中医药中心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及附属岳阳医院,携手上海老字号药企“蔡同德”合作共建,开创了海外中医药中心的新模式。当地患者可以享受到和国内中医院类似的一整套就诊流程:中医师开出处方后,药师完成收方、验方、抓药、煎煮、封装、发药等全过程。为了携带方便,中药液还采用了自立吸嘴袋包装。

(中药师为非洲员工讲解配药过程)

(中药制品)

岳阳医院院长周嘉,见证了中国-毛里求斯中医药中心从0到1的过程。据他介绍,我国在海外建立的中医药中心,一般都是推广针灸之类的非药物疗法,但药物疗法在中医药中实际上占了很大一部分,在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中药暂时还无法作为药品进入当地市场销售和使用,但在毛里求斯,中药可以得到合法的使用。利用这一点,蔡同德的中药饮片、汤药可以顺利进入当地。岳阳医院派出的医生中,既有针灸推拿医生,也有中医内科医生,同时配一位中医英语专业的翻译,医生把完脉,就可以开处方,患者之后也能喝到地道的中草药汤剂。另一方面,在形式上,也有助于中医药文化更全面的推广。

(岳阳医院院长周嘉)

截至12月23日,中医药中心已经开张两周,针灸推拿的预约已经排到了三周后。医生每天都要工作到晚上6点以后。煎药房也是“香火不断”。良好的起步令周嘉院长喜上眉梢。他希望,通过“医院+药企”合办模式的创新,探索海外中医药中心的可持续之道,也向毛里求斯民众展示“什么是正规、地道的中医”。

(中国-毛里求斯中医药中心剪彩落成)

毛里求斯雨多、日照强,盛产甘蔗,当地人易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病和皮肤病。这类慢性病一直困扰着毛里求斯的国民健康。派往中医药中心的内科医生,就比较擅长糖尿病、高血压以及皮肤病,可以更有针对性地为当地民众提供服务。

接下来,借助City Clinic的平台,中医药中心的医师还会和当地护士学校对接,开展中医药理论和技术的培训和教育活动,将中医的理念和文化传播得更广。

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曹锡康(中)与岳阳医院两位中医师胡炳麟(左)和王晓素(右)合影

毛里求斯:“中医丝路桥头堡”

渠成,水自到。中医药中心的设立,在当地受到了极大支持。周嘉解释说,原因之一,毛里求斯是中国的友好国家。其次,中医在当地有群众基础。2019年6月6日,周嘉和毛里求斯City Clinic集团主席徐惠霖(Patrick Chui Wan Cheong)进行了“中国-毛里求斯中医药中心”战略协议签约。仪式结束后,双方受到了毛里求斯总统、副总理和商务部长的亲切接见。交谈中,周嘉从毛里求斯商务部长口中得知,当地民众很热爱中医,对中医也非常感兴趣,而部长本人也认可中医,感冒发烧的时候,甚至也会去唐人街买一些散热的中药回去熬汤。

(中心内还设有中医药文化展示区)

另一方面,当地的华人华侨组织也是中医药中心的坚实后盾。岳阳医院的合作伙伴City Clinic,大多数董事都是华人,董事局主席徐惠霖是一位92岁高龄的华裔,他3岁随父亲来到毛里求斯,之后在此创业。徐老自己也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医者。饱含着对祖国和对中医事业的热爱,他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推动中医药在毛里求斯的传播与推广,让更多海外人士享受到中医治疗带来的福音。

中心开张后,当地华侨黄女士时常会来中心免费给工作人员送上热饭热菜。黄女士20多岁时从上海远嫁毛里求斯,至今已30余年了。她对上海医院、上海企业有着特殊情怀。她说,自己在毛里求斯打拼了半辈子,终于见到上海的中医在当地开起了诊所,非常高兴。在异国他乡吃着熟悉的“家乡的味道”,几位医生也更加有了工作的动力。

(中心目前有上海派遣人员4名)

毛里求斯地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是亚洲通往欧洲航道的必经之地,具有独特区位优势,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项目,“中国-毛里求斯中医药中心”承载着一众中医人的希望。周嘉相信,中医药扎根到毛里求斯这片适宜的土壤,很快便能开花结果。

虽是西医出身,周嘉对中华五千年的医学笃信不疑,也对中医药文化充满自信:“中医5000年的存在,养活了14亿人口,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大的瘟疫。这就是中医神奇的魅力。”他表示:“要把毛里求斯作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一个桥头堡,逐渐向非洲大陆辐射,甚至到欧洲。欧盟现在对我们的草药还不是很认可,我们希望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向欧洲证明中草药的疗效。”

Docteur Chinois, mon ami中国医生,我的朋友!

实际上,岳阳医院中医专家在非洲的行医之路,已经走了20多年。从1981年起,医院先后派出12批共16人次,参与援助摩洛哥医疗工作。1986年,摩洛哥官方设立穆罕默迪亚医疗点,由上海中医药大学负责委派医生,岳阳医院有多名医生先后担任穆罕默迪亚分队队长。

(李连波示范舌针)

(胡炳麟为当地患者治疗)

穆罕默迪亚分队是8支援摩医疗分队中唯一一支以中医针灸、推拿为特色的团队。医疗队员两年一轮,700多个日夜,需要克服各种生活上的困难:驻地偏远,是连摩洛哥当地医生都不愿去的地方;通讯、交通不便;没有绿叶菜,猪肉也少,饮食单一;药品器械缺乏、工作环境简陋,在这样的条件下,队员们仍然以满腔的热情和高超的医术,为摩洛哥国百姓服务。

中国医生的敬业精神、精湛医术,以及中医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的神奇疗效,征服了摩洛哥民众。因为饮食习惯加气候因素,当地患风湿痛、关节炎的病人很多,得知针灸镇痛效果明显,患者要求治疗的部位会特别多,每个病人的治疗量是在国内的2-3倍。曾经一位患者在做针灸治疗时,发现旁边患者身上扎针的部位比自己多,赶紧提出:“医生,我也要和他一样多!”可见当地人对针灸的信任。曾任第16批(2016-2018年)默罕默迪亚分队队长的胡炳麟曾估算过,如果把他们两年来用过的针灸针首尾相接,可以绕摩洛哥一大圈。

(第16批援摩医疗队默罕默迪亚分队在驻地前合影)

(胡炳麟在卡萨国际书展上做中医药文化讲座及推拿手法展示)

还有一次,胡炳麟接诊了一位白人小女孩,小女孩的嘴巴张不开来已经半年多,只能放入1个小指。摩洛哥医生确诊她为颞颚关节紊乱,一定要做手术治疗才能恢复,女孩的母亲只能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中国医疗队。胡炳麟一摸颈椎,便知其病因在颈椎第一节错位。经孩子母亲同意后,胡炳麟用轻巧的手法一下就给复位了,女孩立刻能正常张嘴。后来母女来复诊,巧遇摩洛哥最大的电视台采访,孩子母亲激动地用英语讲述了女儿保守治疗避免手术的故事,赞叹中医推拿的神奇。默罕默迪亚分队的故事在摩洛哥全境电视报道后,很多当地人看到中国医疗队便会主动上前打招呼,高呼“Docteur Chinois, mon ami(中国医生,我的朋友!)”

队员们还为探索援外医疗新模式做出了积极贡献,有力促进上海中医药大学及岳阳医院与穆罕默德五世大学、哈桑二世大学合作项目洽谈签约,为“中国-摩洛哥中医药中心”筹建工作迈出重要一步。

2018年11月,推拿科医生胡炳麟圆满完成援摩任务,从默罕默迪亚回到了上海。但他的非洲情缘并没有划下句号。如今,他又在毛里求斯的中医药中心,继续担任中医药文明的传播者,把健康带给更多非洲民众。

(本文图片来源:岳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