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培训:腹针常用穴位速记

文 / 新方向中医学堂
2019-09-07 10:10

腹针:通过针刺以神阙(肚脐)为中心的腹部穴位来调整气机,平衡阴阳,达到治疗全身疾病的针灸疗法。腹针疗法发明人薄智云先生总结出,它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神阙为调控系统,提出了:“人之先天,从无形的精气到胚胎的形成,完全依赖于神阙调控系统”的理论依据。

腹部包括许多重要脏器,并分布着广泛的气血经脉,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部位,因此在腹部施针可治疗各种内外科疾病和急慢性全身性疾病,且疗效显著。

腹针时,常可在针刺后使疾病的症状很快缓解,且症状的缓解与某一主穴有确凿的相关性时可在该穴的基础上拓展施用三角针、三星法、梅花刺等不同的针刺法,以加强主穴的治疗作用,这样,不仅可使腹部的穴位大大增加而又便于记忆,以取得更佳的临床效果。

(一)三角针:三角针是以主穴为顶点向上或向下各距3-5分,分别再刺两针使三针形成等腰或等边三角形的针刺方法。这种针法适宜于症状比较局限的疾病。如膝关节疼痛、局部关节疼痛等。针与针之间的距离则由患病部位的大小以定远近。

(二)三星法:三星法是以主穴为基础向上下、左右或与神阙呈放射性排列,各距主穴3-5分,分别各刺1针,形成并行排列的针刺方法。这种针法适宜于症状呈带状或条状的疾病。如坐骨神经痛等医学|教育网|整理。针与针之间的距离由患病部位的长短而定。

(三)梅花刺:梅花刺是以主穴为中心,上下左右各距3-5分各刺一针,共5针使针体形成梅花的图案的针刺方法。这种针法适宜于病情较重且病程较长的病人,也可在三星法疗效不佳时采用,使治疗的强度得到增加。

腹针常用穴位速记

1、中脘

神阙穴上4寸的任脉上

胃的募穴,主治: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痛、消化不良、呕吐、腹胀、腹泻便秘、痢疾、高血压、神经衰弱、精神病、虚劳吐血、气喘等疾病。相当于口,可以治疗口、鼻、牙部及头面部的各种疾病。

2、下脘

神阙穴上2寸的任脉上

任脉的经穴,可以治疗消化不良、胃痛、胃下垂、腹泻、反胃等疾病。相当于第七颈椎,可以治疗相应部位的疾病。

3、水分

神阙穴上1寸的任脉上

腹水、呕吐、腹泻、肾炎、肠鸣泄痢、小便不通等疾病。相当于第七胸椎,治疗相应部位疾病。

4、神阙

脐之正中

急慢性肠炎、慢性痢疾、小儿乳痢脱肛、肠结核、水肿、臌胀、中风脱症、中暑、妇人血冷不受胎气等疾病。

5、气海

神阙穴下1.5寸的任脉上

下焦虚冷、呕吐不止、腹胀、腹痛、肠麻痹、遗尿、尿频、尿潴留、遗精、阳痿、赤白带下、月经不调、虚阳不足、惊恐不卧、神经衰弱、四肢厥冷等疾病。相当于第二、三腰椎,可以治疗第二、三腰椎的疾病。

6、石门(别名:绝孕,禁针)

神阙穴下2寸的任脉上

腹胀坚硬、水肿、尿潴留、小便赤不利、小腹痛、泄泻、身寒热、咳逆上气、呕血、疝气疼痛、产后恶露不止、崩漏、闭经、乳腺炎、妇人绝孕等疾病。

7、关元(别名:丹田)

神阙穴下3寸的任脉上
诸虚百损、脐下绞痛、腹痛腹泻、肾炎、月经不调、妇女不孕、痛经、盆腔炎、血崩、子宫脱垂、遗精、阳痿、遗尿闭经、带下、尿路感染、产后恶露不止、疝气等疾病。相当于第四、五腰椎,可以治疗第四、五腰椎的疾病。

8、商曲

下脘旁开5分处

腹中切痛、积聚不嗜食、目赤痛从内眦始、腹膜炎、颈肩疼痛等疾病。相当于颈肩结合部,治疗相应部位。

9、气旁

气海旁开5分

腰肌劳损、腰部疼痛、酸困、下肢无力等疾病。相当于二、三腰椎旁,治疗相应部位。

10、气穴

关元穴旁5分处
奔豚痛引腰脊、公众号:思考部落。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症、尿路感染、泻痢、腹泻等疾病。相当于四、五腰椎旁,治疗相应部位。

11、滑肉门

水分穴旁开2寸处

取之癫痫、呕逆吐血、重舌舌强、胃肠炎、肩关节炎等疾病。相当于肩,治疗肩关节周围疾病。

12、天枢

脐正中旁开2寸处
呕吐、泄泻、赤白痢、消化不良、水肿、腹胀肠鸣、冷气绕脐切痛、烦满便秘、赤白带下、月经不调、淋浊、不孕、癫痫等疾病。相当于侧腰,治疗各种腰肌的疼痛及疾病。

13、外陵

阴交穴旁开2寸处
腹痛心下如悬、下引脐痛、疝气、月经痛、髋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等疾病。相当于髋,治疗髋关节及股骨头周围疾病。

14、上风湿点

滑肉门穴外5分上5分
相当于肘,治疗肘关节周围疾病

15、上风湿外点

滑肉门穴外1寸
相当于腕,治疗腕关节周围疾病

16、下风湿点

外陵穴下5分外5分
相当于膝,治疗膝关节的各种疾病

17、下风湿下点

下风湿点下5分外5分相当于踝,治疗踝关节的各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