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解惑 | 针灸时的留针选择如何把握?
"首先,要明白为什么留针,先确定留与不留。

程凯教授更多精彩答疑 · · · · · ·

如果在毫针施术中已经达到了刺激目的和刺激量,则不需要留针,例如针对肌张较高肌肉,针刺临近穴位,刺激肌筋膜并使肌肉“扎跳”而释放肌肉张力的方法,随着突然的肌肉自发性抽动,局部的力学平衡重建了,自然也不需要留针了,这种针法多用于治疗经筋病。
又如在络脉病中的浮络浅刺或散刺法,以局部表浅络脉渗血或出血珠儿为度,恰是把毫针用作刺血针使用,也不必留针。
此外,还有一些不适合或不需要留针的情况,例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由于病变部位在皮毛,快速点刺刺激立毛肌边,引起神经末梢兴奋;再如一些无法留针者,如小儿脑瘫,可点刺点部腧穴。
其次,针对不同的病症和治疗目的,留针时间可长可短。多数情况下,留针是为了加强针感,延长刺激时效,增加疗效。一般表证、热证留针时间短,里证、寒证留针时间长。一般多留针在15-30分钟左右,可根据上述原则自行调整。
在特定腧穴或特殊治疗目的下,可留针时间更长。如针刺止痛时可持续留针,如头部腧穴或平刺留针几小时,甚至带针回家。又如咳嗽、失眠等,可留置毫针于不易活动的穴位附近(列缺、神门等)用胶布固定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子宫肌瘤和疣
儿童弱视的防治方法
胃不舒服会引起心脏的不适吗?
宫颈椎切手术后,每次月经期间腹痛
多梦、易醒,从中医角度上属于什么?
天气热,鼻孔干燥,无缘无故流鼻血,是什么原因呢
感谢您的关注!您还想要了解哪方面的内容?欢迎在下方留言,或给我私信。如果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欢迎转发、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