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说艾灸

文 / 一艾传阳
2019-08-24 22:14

中医,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医学系统之一,一直保持着博大精深的神秘地位不可动摇。其中,针灸疗法更是以核心地位在中华大地流传了几千年,早在几年前中国政府就将中医正式纳入保障全民健康的医疗服务体系之中。在我国几千年的医疗实践中, 名家辈出。这些彪炳史册的历代医学大家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都擅长使用艾灸治疗疾病。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缓,字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著有《扁鹊内经》、《扁鹊外经》,均佚。

扁鹊说:“医之治病用灸,如煮菜需薪,今人不能治大病,良由不知灸艾故也。世有百余种大病,不用灸艾,如何救得性命,劫得病回?”

意思是:“高明的医生治疗疾病使用艾灸疗法,如同煮饭要用火。现在的医疗手段对疑难重病难以奏效,完全是由于医家不了解艾灸疗法,不会用艾灸疗法的原因。世间有太多太多的疑难重病……不懂艾灸,不会使用艾灸疗法,怎么解除病痛、救人性命?”

“若灸迟,真气已脱,虽灸亦无用矣;若能早灸,自然阳气不绝,性命坚牢。又世俗用灸,不过三五十壮,殊不知去小疾则愈,驻命根则难。”

意思是说:“无论大病小病,如果不及时艾灸,等到元气虚脱耗尽之时,再来艾灸也没有效果了,来不及了。如果能早点艾灸,自然能给身体补充到阳气,可以保命了。世人使用艾灸三五十壮,就急着要求疗效,要痊愈,要健康,殊不知这样仅能对小病小疾有效,要想治愈重症及延寿则是远远不够的。”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比较全面系统阐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古代医学巨著。它的问世初步确立了中医基本理论框架,成为后世中医学的理论源头。

《内经》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由不同时期的医家共同写成的。它不仅包括战国时代及其以前的医药经验和理论知识,也包括秦汉时期的医药成就。

《素问·汤液醪醴论》说:“馋石针艾治其外”。艾灸和砭石并论作为外治法,说明在很早以前灸法已成为重要的医疗方法。

《灵枢·官能》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说明有些不适宜用针刺法治疗的疾病,还可以采用灸疗法施治。

《黄帝内经》说:“用药如用兵,不得已而为之。药能治病,亦能致病。是药都有毒,有利必有弊……”又说:“一剂药,七服,病好或病不好,不再服。再服则伤气伤血伤脏……”还说:“善治者,治皮毛,内务大病,病在皮毛,首选外治,慎言内调。

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著有《千金要方》。孙思邈不仅精于内科,而且擅长妇科、儿科、外科、五官科。对针灸术也颇有研究,著有《明堂针灸图》。

孙思邈早年亦毁灸法,逮晚年方信,乃曰:“火灸,大有奇功。昔曹操患头风,华佗针之,应手而愈,后佗死复发。若于针处灸五十壮,永不再发。人之皮肉最嫩,五百之壮,岂不焦枯皮肉乎?曰:否。已死之人,灸二三十壮,其肉便焦,无血荣养故也。若真气未脱之人,自然气血流行,荣卫环绕,虽灸千壮,何焦烂之有哉。故治病必先别其死生,若真气已脱,虽灸亦无用矣。”

“以救己之心,推以救人。所谓见身说法,其言诚真,其心诚切,其论诚千古不磨之论,无如天下之不信何。”

窦材,南宋人,生卒年代不详,曾任官职,受道家思想影响,著有《扁鹊心书》3卷,附“神方”1卷。书中注重温养阳气,禁戒寒凉,十分推崇灼灸之法。因此,该书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关于灸法的理论探讨及诸多病症的灸法治疗,具有较高的学术及临床价值。

窦氏主张:“真气虚则人病, 真气脱则人死, 保命之法, 灼艾第一, 丹药第二, 附子第三。”

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真气虚弱了, 他就会得病; 如果他的真气耗散了, 他就会死掉。要保全他的性命, 首选的治疗方法不是丹药, 不是附子( 代指草药) , 而是艾灸。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著有《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是我国一部划时代的医学专著。

他在该书中说:“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

意思就是,如果患者拉肚子痢疾,而且手脚冰凉,脉搏皆无,可使用艾灸疗法。对于这样危重的病人,张仲景提出使用艾灸疗法,充分说明艾灸扶危济困的奇效。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湖北蕲春县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李时珍提到:“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软细,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

《本草纲目》还提到:“艾叶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脐腹,妙不可言。寒湿脚气人亦宜以此夹入袜内。”

意思是说:“艾草药效纯阳,可以振奋唤醒人的元气,挽回人的生命。服用艾叶的话,药效主要作用在足三阴经,帮助人体排出寒湿气,把象秋天一样肃杀的寒气变成春天一样温暖的祥和之气。如果用艾叶做灸疗,热力可以穿透经络,治疗多种疾病,可以让久病的人恢复健康。老年人体虚气弱、畏寒惧冷的,可以用布袋装好熟艾放在腹部,效果极佳。脚冷汗多的人,同理也可以把艾叶放到袜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