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7大流派及擅长针法,看看你属于哪一派?
通过梳理我国几千年来的针灸学术成就,提炼综述了现代几大针灸流派的学术思想和特色技术,供大家了解。
澄江针灸学派
澄江针灸学派是上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西医冲突、汇通与交流的社会背景下,由著名中医学家、针灸教育家、南京中医药大学首任校长承淡安先生所倡引,以苏南地区为中心,辐射全国乃至欧美的中医流派,江阴古称“澄江”,因而海内外弟子门生共同将本学派名之曰“澄江针灸学派”。
澄江针灸学派是现代针灸学科体系、针灸高等教育体系与现代针灸科研体系的奠基力量。澄江针灸学派的学术力量仍然活跃在海内外医疗与教育机构,致力于进一步拓展针灸学术影响,推动针灸学教育与科研的进步。
承淡安主要学术观点与贡献
1、强调针灸的科学与临床价值
针对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思潮,承淡安基于自己临床实践中的观察和体验,并在比较中、西方医学理论体系后,提出:“西洋科学,不是学术唯一之途径;东方学术,自有其江河不可废之故。何也?凡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者,即成一种学术。西洋科学,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东方学术亦能之。而针灸学术之神奥,却有不能言之尽成理者,此由古书晦涩,后人不能通之,非其本身不通也……即须将古书晦涩之理,细加考证……自己明白,使人皆明白,此即谓之科学。”
在针灸研究、教学实践中,承淡安一方面强调首先要弄清中医学理,并从临床上去摸索和证实阴阳、五行、营卫、气血,以及解剖学上难以理解和认识的经络,才能提示针灸治病机理。另一方面,在学习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将日本对针灸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吸纳到自己的著作中,并试图运用巴甫洛夫神经反射理论,阐述针灸作用机理。
对于针灸的临床价值,承淡安用“便利、速效、经济”三个词进行了总结,认为针灸治病,简便易行,收效倍速,利国利民,是普通百姓降低医疗费用之首选。面对缺医少药的抗战后方,他还曾发出“针灸也能救国”的呐喊。
2、将现代解剖学引入腧穴理论,阐明腧穴内涵
承淡安认为,作为针灸施术的刺激点,医者必须明晰腧穴的定位结构。1931年,承淡安在《中国针灸治疗学》中,详细考察每个腧穴的定位和解剖结构,掀开了腧穴发展史上新篇章。在书中,他还引入人体骨骼图、人体肌肉图、人体血管分布图、人体神经分布图,并按照解剖部位标记各腧穴所处位置,使读者一目了然。在《经穴图解》一书中,承淡安按头、躯干、手、肘、膝、足等部位,绘制17幅经穴骨骼图,将腧穴与骨骼的关系描述得清楚明了,十分便于学习。有感于经外奇穴颇多特效的临床经验,承淡安对经外奇穴也极为重视, 1954年出版的《中国针灸学讲义》,共收录他收集整理的经外奇穴132个,且分别记述了各穴名称、位置、针灸方法和主治病症,供临床医家采用。
3、肯定经络的客观存在,阐明经络理论的重要作用
受西方实证医学以及日本新派针灸理论的影响,承淡安一度对解剖学上无迹可循的经络理论不以为然。但反复的临床实践,让他感悟到经络理论之可贵,发出了“针灸界应该首先学习研究经络学说”的呼吁,并从人类认知的局限性、针灸临床现象与疗效等方面,论证了经络的客观存在。对经络实质的探索,他主张不能简单地用传统文献按图索骥地寻找人体对应点,因为十二经络理论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特征,因而也就有时代的局限性。承淡安十分肯定经络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价值,认为只有仔细辨别病变经脉之所在,才能在治疗时更具针对性。
4.强调针刺手法的重要性,改进针刺操作方法
针刺手法,既是理论之运用,又是疗效之基础。承淡安一直重视学员针刺手法的练习,认为手法是否熟练以及指力之强弱是临床收效的重要基础,不仅创建了针灸界沿用至今的指力练习方法,而且发明了无痛的押手进针法。在对传统针法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对于针灸界长期莫衷一是的针刺补泻,他提出针刺无补泻之别,而只有刺激强弱不同的观点,主张对于刺激强弱与疾病虚实之间的关系,应由医者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人体质情况、耐受程度、病之新久、得气难易和气感强弱而随机应变,并认为单纯依据病之虚实来决定针刺补泻或针刺轻重之说,只是一种说教而已。
5.阐明艾灸治疗的现代机理,量化艾灸操作
承淡安十分重视灸法的运用,综合中西医学理论与研究成果,认为灸法可以活跃脏腑机能,促进新陈代谢,调整人体各系统之功能,不仅可以治病,亦可防病保健,使人延年益寿。为便于准确把握灸治量,他制定了强、中、弱刺激的临床灸治操作标准,并对施灸部位的选择和灸治现象进行了总结分析,较好地推动了灸治操作的规范化。晚年著有《灸法草稿》。
6.改进和研制针灸器具,规范针灸器具的规格
鉴于我国一直没有专门的针灸针具生产单位,针具制作规范缺如的实际,20世纪30年代,承淡安在《中国针灸治疗学》中,对毫针的制式标准和质量要求作了严格的规定,并于1951年尝试以不锈钢制作针灸针,从而奠定了现代毫针的制作标准。
同时,受日本赤羽幸兵卫皮内针疗法的启发,承淡安不仅仿制了皮内针,更在此基础上创制和发明了使用更加方便的揿针。目前,皮内针和揿针都已经成为针灸临床的常用针具。此外,他还对温灸器、皮肤针、针灸经穴模型等进行了改进和创新。
郑氏(郑魁山)针法针灸学术流派
著名针灸学家郑魁山是当代针刺手法领域的杰出代表,被誉为西北针王。针灸学科继承和发展了郑氏“热补”“凉泻”等针法,不断创新发展,历经四代传承,形成了郑氏针灸学术流派。
郑老认为,针灸是通过经络穴位,从外治内的医疗方法,做为一名针灸医生,必须掌握理、法、方、穴、术5种基本要领,而其中之“术”尤为奥妙精深,临床上采用何种针刺手法是疗效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他常强调:“针刺手法,十分重要,没有辨证配穴,抓不住病机;没有熟练手法,也不能针到病除”。“难不在穴,在手法耳”。只有正确地操作针法,才能有好的疗效出硬。有时操作方法的正确与否,还起决定性作用。尤其对一些急性病症,合适的针刺方法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反之则会无效,甚至导致不良后果。
兹就郑老的针刺手法模式作一初探。
1、揣穴
《难经》云:“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当刺之时,必先以左手压按所针之处。”郑老在临证时注重进针前以左手揣、按、循、摸以确定穴位的准确位置,常用方法有:指切法、分拨法、按压法、旋转法、滚摇法、升降法等。其目的是:揣摸肌肉的厚薄、孔隙之大小,指感的位置;分拨穴位结构层的肌腱、血管;确定进针方向和深浅;辅助刺手进针;令气血宣散,下针不伤营卫。
2、顺序
临床上郑老非常重视针刺穴位的顺序。一般是自上而下,若处方中有头部、胸腹部、四肢部穴位时,则先针头部,次上肢,中胸腹,后下肢的顺序进行操作。若为同经穴位,则采用通经接气法,即从上至下,使气感按节传递。而特殊情况又特殊对待。如治疗崩漏,则先取脾经隐白穴益气统血,配肝经行间穴理气和血,再针人中穴提气摄血。若病原在下,则先针下后针上,病原在上则先针上后针下。四肢取穴,有时也用担截法。
3、进针
主要采取右手快速进针法,左手辅助,如指切速刺法,刺入捻进法,但有时也根据不同部位、不同穴位采用缓慢捻进法、指压切入法、压针缓进法等。进针后,即根据辨证需要或采取徐缓推进毫针,或采取分段分部进针。但进针关键是针向病所。
4、候气行针
郑老常告诫学生,每次进针后,必先候气至。气至感应医患两者均可察知,然后根据气至再使用手法。若针已至所定部位仍无气至,就应采用催气方法以使气至,常用方法是:退针至皮下,改变针刺方向或前或后,或左或右地反复搜寻针感,以得气为止,或采用循按穴位附近,或弹振针柄,如法仍无气至,则可重新移动针刺部位或调整针刺方向,一般即可得气。
行针时,左手在针穴上下、左右配合,一者可候气催气,另外还可关闭以使气至病所,刺手一侧指、腕、肩、腰协同用力于针,同时根据病位表里深浅来决定针刺和行气之部位,如病在浅表,就在天部产生感应;病在肌肉半表半里,就在人部产生针惑传导;病在脏腑等深层部位,就应在地部候到感应使之传导;另外,根据病情之虚实,而决定针法之补泻。
郑老常采用复式补泻程式,虚证及针下空虚者,采用弹、捻、提、按、推等补法促使针下稍涩,产生热感传导以补其虚;实证及针下紧涩者,采用搓、摇、循、摄、飞等泻法,使针下松滑,产生凉感以泻其实。
他常强调,针刺操作的关键在于力达针尖,而不在针柄。补法常在得气后“推而内之”,针尖顶住惑觉,使针下有沉紧感;泻法常在得气后“动而伸之”,针尖拉住感觉,使针下由沉紧变松滑。烧山火补法是郑老常用的一种针刺补法,通过三进一退的运针过程融合提插、捻转、九六、呼吸、迎随、开合等手法中的补法于一体,以产生热感为目的;而透天凉手法则是在一进三退运针过程中各种泻法的综合运用,以产生凉感为目的。
在运针过程中,郑老强调要主辅有序,有的放矢,对于处方中的主穴,常施以较重的手法,力求气至病所的效果,对辅穴则不追求过强的刺激,只求得气为度。同时郑老非常重视守气,认为守气是补泻手法的关键,补法守气即在施行补法后,左手配合,右手握针,使针尖持续顶着感觉向前向下用力捻1~3分钟,使针尖沉紧感加强,当达到一定程度后(患者能忍受),即可产生热补的效应;泻法守气即在施行泻法后,右手握针使针尖拉着感觉向外向后捻转,手不松开,持续拉着感觉守气1~3分钟,使针下空虚感达到一定程度后,即可产生凉泻效应。
5、时间
每穴行针1分钟左右,但主穴一般要守气1~3分钟,以保持针感感觉时间延长,加强针法的持续作用,使针感存在于整个留针过程中,所以郑老在留针期间很少复行针,而留针时问长短则依病情、穴位而定,一般情况下,手法得气后即出针,如风池穴、背俞穴;初病、年老体应患者或可留针10~15分钟,而一些顽症、痛症、痉孪、寒症等。须留针时间较长,一般在30分钟左右,甚者可达1小时以上,面部痉挛及长期胃痛等顽症还可采取局部埋针1~3天不止。留针完毕即可捻转出针。
郑老强调在针刺操作过程中必全神贯注,心手合一,左右协调,并要求病人情绪稳定,若病人匆匆赶来,则让其休息片刻以缓解紧张。在行针时,设法引导病人注意力,使其意念与针感同时作用,并不断询问病人感觉如何,不忽视病人痛苦。郑老针刺手法功深精妙,不论紧提慢按,紧按慢提,左右捻转等都包含着多个变化程式,捻转中融合了提插,提播中也包含了捻转。
尤其在针体用力方法上,更体现了他的独到之处,看似操作针柄,但真正用力却在针尖,无论青龙摆尾,还是白虎摇头,都是在针尖产生补泻作用,并能随机调节针尖的力度、速度、幅度及针感的强度和传导,且随着每一操作环节的进行,病人都有特定的感觉表现。几十年的临床实践,郑老在充分继承家传手法的基础上,吸收了历代诸家针刺术式的精华,创立了自成一体之针刺手法,其特点是:术式灵活丰富,临床应用得气快、感应强、传导快、刺激量可灵活调节,疗效显著,是一般针刺手法不可比拟的。
管氏特殊针法学术流派
管氏针灸五代相传。管氏针灸第三代传人管正斋,主任医师,教授,云南省名中医,著名针灸学家。正斋先生出身于中医世家。建国后,先后担任云南中医进修学校、云南省“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云南省中医研究班教师。受聘于云南中医学院,担任《内经》、《针灸学》教学。对经络辨证、针刺手法、舌针、耳针、过梁针、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等均有创新和发展,奠定了管氏针灸学术流派的理论基础。
管氏针灸学术特点
(一)管氏舌针疗法
舌针疗法是管正斋老中医根据《内经》舌与脏腑经络关系的理论,结合祖传针法和自己数十年的临床经验,创立的一种特殊针法。管老的学术继承人,嫡系传人管遵惠教授,继承和发展了舌针理论,通过针灸临床的实践与推广,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管氏舌针灸学术体系。
管氏舌针,依据《易经》“阴阳之道”的哲理,和“阴升阳降”的中医理论,确定了24个基础舌穴;制定了管氏舌针补泻手法;确立了管氏舌针配穴法;规范了管氏舌针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管氏舌针为主治疗小儿脑瘫150例,总有效率为93.04%,临床病例分析表明,舌针能有效改善患儿智力、语言功能、惊厥等精神神经症状;对恢复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有显著治疗作用。
管氏舌针为主治疗中风190例,总有效率为95.8%,对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甲襞微循环的变化进行观察证实:舌针治疗能降低血液的粘稠度,防止血栓形成,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微循环,增加脑供血,增强脑代谢,有助于语言及肢体功能的恢复。
(二)管氏过梁针疗法
管正斋老先生在刺法上汲取了《内经》“短刺”法中的深针,“输刺”法的取穴精而深刺,以及《内经》“经刺”法的直刺病变不通的结聚部位等针法特点,结合家传针刺方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管氏过梁针法。管遵惠教授学习继承了家父的学术经验,在针灸临床应用中,有所创见和发展,传承了管氏过梁针法。
管氏过梁针刺法特点概况为:深、透、动、应。
“深”:管氏过梁针选用的奇穴和经穴,较常规刺法进针深。“透”管氏过梁针四肢部奇穴,要求透刺到对侧皮下。“动”:过梁针在进针或行针时,患者肢体会出现不自主抽动或颤动。
“应”:部分过梁针奇穴,须在针刺时出现感应,方能获效。
管氏过梁针常用特定奇穴有24个。过梁针补法:行“凤凰理羽”手法9次,三九27次,或九九81次。过梁针泻法:行“凤凰展翅”手法6次,六六36次,或八八64次。留针30分钟。起针时,应缓慢退针,出针后休息20分钟。
管氏过梁针治疗癔症性瘫痪者68例;配合电针、心理治疗及功能锻炼。1~5次治愈者26例,6~10次治愈者18例,10~20次治愈者15例,21~30次治愈者6例。治疗3个月至2年,好转者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53%,治愈率95.59%。
管氏过梁针治疗35例经精神病专科医院确诊为精神分裂病患者。男性26例,女性9例。35例患者,经过梁针治疗1~3个月,临床痊愈2例,显效6例,有效2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2.86%。
管氏过梁针治疗急性脊髓炎恢复期19例,经治疗3-4个疗程后,治愈11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7%。
(三)管氏耳针疗法
耳针是以耳体上的穴位为主的一种针刺治疗方法。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以前就有关于刺激耳廓治疗疾病的记载。《内经》对耳与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的关系,有着详明的论述。耳针学在四、五世纪以前就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了理论知识和经验。由于历史原因,耳针学几乎濒于消亡。解放后,党的中医政策使耳针学在全国学习和运用形成了群众性热潮。管氏几十年从事耳针学的研究,发前人之未发,耳穴的数目发展到200余个,耳针穴位注射、耳针麻醉等法,把耳针的理论及实践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他的第一部《耳针学讲义》在云南问世。正斋先生的嫡系传人管遵信在针灸临床中继承和发展了管氏耳针的学术思想,在《耳针学讲义》的基础上,编著出版了《中国耳针学》一书,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管氏耳针学术体系。
(四)子午流注、灵龟八法
管正斋老先生在1943年由上海大中华书局出版的《子午流注诠释》;1961年6月云南中医学院重印的管氏五环子午流注环周图,在明代徐凤《针灸大全》中“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诀”的基础上,增加了“同宗交错”(又名“刚柔相济”)开穴法,36个“夫妻穴”可以相互通用,增加了36个时辰的开穴。但仍有24个时辰属“闭穴”,无穴可开。为此,管氏五环子午流注环周图,特加绘“母子填充”一环,采用纳子法的“母子穴”来填充闭穴,使子午流注环周图,逐日逐时,均有穴可开。既丰富了子午流注理论,又拓宽了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运用范围。
桂派中医大师黄瑾明壮医针灸
壮医针灸疗法源远流长,历史非常悠久。从考古实物来看,壮医针灸疗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起源于原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已较盛行,并传到中原地区,取得过较高的成就,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壮医最具特色、最实用的治疗方法。
由黄瑾明教授主编的《中国壮医针灸学》论著,书中详细介绍了壮医普通针刺术、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和壮医药线点灸三种壮医特色疗法的定义、源流、作用机理、功能主治、特点、操作方法、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在临床各科中的具体应用。
“壮医针灸的特色就是不用中医经络学说为指导,而是以壮医‘三道两路’为理论基础,强调无痛苦,把治疗当做一种享受,在享受中治愈疾病。”黄瑾明教授强调。
蒙医五疗温针流派
蒙医温针疗术是使用特制的银针或金针在人体的固定穴位给予针刺加温灸刺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是一种蒙医传统的外治疗法。
运用蒙医温针配合穴位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能有效地抑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增强膝关节稳定性和改善膝关节的功能,预防膝关节畸形,降低中老年人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而致的残疾率。蒙医温针具有促进气血循环、消炎止痛、舒筋散寒、松解黏连,平衡“赫依、协日、巴达干”干涸“协日乌素”等功效。
湖湘针灸推拿学术流派
“经脉-脏腑相关”,湖湘针灸学术流派,像一枝奇葩屹立在湖湘大地,为推动湖湘针灸学术的向前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湖湘五经配伍针推流派学术思想是:“经脉-脏腑相关”是经络理论研究的核心,是中医针灸经络理论现代语言表述的核心内容,体现了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医学模式的联系途径,已经得到医学界的公认,而指导针灸临床实践的“经穴脏腑相关”理论,是中医经络学说的核心内容。
靳三针疗法流派
靳三针疗法,是以靳瑞教授为创始人的“靳三针”组穴配方为主的一种临床针灸处穴流派。它简单、易学、而且实用有效。
靳三针是指每次取穴三处的针刺疗法,发明人为靳瑞,故称靳三针。经其弟子彭增福博士整理而成的《靳三针疗法》刊出以后,在国内外的影响正在节节上升。靳三针疗法也因此多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学继续教育项目。
靳三针,实际上就是广州中医药大学著名的临床针灸学家靳瑞教授及其弟子在临床上常用的一些临床针灸配方。
如"鼻三针"、"耳三针"、"胃三针"等。靳教授年轻时就名闻遐迩,临床上十分忙碌,每天均要接待许多病人,最多每天达300多人。而靳教授临床上又十分严谨、负责,在书写病历时,必须记录每次针的具体穴位,为了简明扼要,他便把临床上最常用,配穴较为固定,而且临床上确实是行之有效的几个穴位,给予一个固定的处方名,如位于手上的曲池、合谷、外关,他就将之称为“手三针”;位于足上的足三里、三阴交、太冲,便成了“足三针”。
久而久之,处方慢慢多了,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的“靳三针”配方。此后,这些配方,经他的弟子彭增福博士(曾是周一谋的医史研究生,主攻针灸史,发表了多篇有关针灸理论史的文章)的整理,并给予了详尽的针灸经络理论阐述,经靳教授审订,著有《靳三针疗法》一书,从此,“靳三针”便在国内外得到了迅速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