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百孝:新中国初期推动了针灸发展,但同时又把针灸庸俗化了

文 / 传承中医
2019-05-31 09:00


赵百孝:著名针灸专家

赵百孝:新中国初期推动了针灸发展,但同时又把针灸庸俗化了


赵百孝,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中医药管理局针灸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北京市针灸推拿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经络腧穴学"课程负责人,中国针灸学会耳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等。

针灸应接受挑战

针灸仍然需要跟西方医学磨合,但从目前来看,在中国拥有几千年历史的针灸,堪称中医走向世界的排头兵,特别是它的针刺疗法,已经被现代医学在疼痛、康复等领域中应用,可以说已成为现代医学的一部分。

西方医学的特点是讲循证、讲解剖,如果这个部位不舒服,他一定要找到致病因子,搞清楚这里究竟发生了何种病变。他们难以理解人体的远端部位间的联系,明明是头痛,为什么在远端的脚上扎几针就能治好?他们觉得根本讲不通。

当然,中医针灸要发展,也要接受来自西医对针灸的挑战——你必须拿出证据证明经络存在,搞清楚它的实质是什么。

从针灸来看,它的疗效已经在人体得到证明,但你要去说理,要证明它为什么产生疗效,这其实是在研究中医的经验,而古人讲的经验来源于临床实践和理论推理,并不源于实验,如果一定要用实验的办法去套这种经验,那很困难。

针灸发展的困扰

新中国初期推动了针灸发展,但同时又把针灸庸俗化了,这反而害了针灸。

针灸的门槛降低了,收费自然上不去,针灸从业者找不到价值认同,慢慢高手也就少了,这个问题到现在都非常突出。

由于过分强调经济效益,国内对针灸科室的发展不够重视,针灸的临床范围也逐渐缩小,好多针灸能治的病,患者都不来了,给我们剩下一些别人不愿意吃的鸡肋。比如,针灸治疗抑郁症效果特别好,但老百姓不知道。

赵百孝的忧虑

我们的研究不能总是依据国外的反馈。如果人家没兴趣,我们也就提不起劲、懒得下工夫;看到人家动了真格,我们才想起来这本来是自己的国粹、自己的使命。

精彩课程扫码提前看:

赵百孝:新中国初期推动了针灸发展,但同时又把针灸庸俗化了

赵百孝:新中国初期推动了针灸发展,但同时又把针灸庸俗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