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诊疗常规 《胸痹》

文 / 李乘医生
2019-04-30 00:07
针灸诊疗常规 《胸痹》

针灸诊疗常规 《胸痹》

【概述】

胸痹,是以胸痛、心痛为主症的疾病。多属脏腑虚损,气机不畅,或过食肥甘,加之气候、精神影响,导致心气不足,胸阳不振,痰浊阻滞,气滞血瘀,以致经络瘀阻,心脉不通,不通则痛,与心、肝、脾、肾四脏有关。本病与西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症状相似。

【诊疗要点】

诊断依据

1.中老年患者,常在劳累、情绪激动、寒冷、饱餐后发生心区疼痛,痛甚时可伴面色苍白,冷汗出。

2.疼痛在胸骨后或以上腹部疼痛为主,常呈放射性到左肩,有时可沿前臂内侧而达小指及无名指,或放射到颈颌、左肩胛等处。

3.疼痛常伴有沉闷感或压迫感,严重者有窒息感,患者常因疼痛而被迫停止活动。

4.疼痛时间可数分钟到数小时,也有持续数日者。

辨证要点

一、气滞血瘀

1.心前区阵痛或刺痛固定不移。

2.气短心悸,胸腹胀闷。

3.苔白或腻,舌质红紫或有瘀斑,脉弦或滑数。

二、痰浊阻滞

1.心前区痛。

2.脘腹胀闷,纳食不佳,四肢困倦,有时恶心呕吐,便溏或轻度浮肿,面色不泽。

3.舌苔白腻,舌质胖嫩或有齿痕,脉沉细滑。

三、阴虚阳亢

1.胸闷刺痛。

2.头重脚轻,心悸失眠,四肢麻木,手足心热,头痛眼花。

3.苔薄白或无苔,舌红,脉弦或数。

四、阴虚火旺

1.心前区痛。

2.手足心热,口干喜饮,心烦不安,口苦舌糜,两颊潮红。

3.苔少或无,舌质红欠津,脉弦数。

五、心脾两虚

1.胸前区痛。

2.纳差,神疲。心悸气短,夜寐梦多或彻夜不眠,头晕无力,面色苍白。

3.苔白或无苔,舌质淡红,脉细弱。

六、胸阳不振,心血瘀阻

1.胸闷而痛、痛彻肩背。

2.面青或白,肢凉怕冷。

3.苔白或腻,舌质暗紫或紫块,脉弱无力。

【治疗常规】

胸痹要分虚实阴阳,气滞血瘀者属实证,治以活血化瘀。痰浊阻滞者则属脾虚痰湿,治宜健牌化痰。阴虚阳亢或阴虚火旺者则以育阴潜阳或滋阴降火。心脾两虚者应健脾养心。胸阳不振者当温通心阳。阳虚气脱急危者治必益气回阳。

一、辨证治疗

1.气滞血瘀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主穴:内关、膻中、厥阴俞、心俞,鸠尾。

配穴:三阴交、华佗夹背穴上胸段。

手法:毫针刺泻法。

2.痰浊阻滞

治法:健脾化痰,理气止痛。主穴:内关、心俞、脾俞。

配穴:胃俞、足三里、丰隆、三阴交、中脘、气海、天枢。

手法:毫针刺泻法。

3.阴虚阳亢

治法:育阴潜阳,活血化瘀。

主穴:内关、心俞。

配穴:太溪,百会、风池、太冲、三阴交、神门。

手法:平补平泻或泻。

4.阴虚火旺

治法:滋阴潜阳,活血化瘀。

主穴:内关、腹中、心俞、神门。

配穴:足三里、上印堂、公孙、太溪、百会。

手法:平补平泻或泻。

5.心脾两虚

治法:健牌养心,活血化瘀。

主穴:内关、神门、鸠尾、公孙、上印堂。

配穴:足三里、三阴交、中脘。

手法:补法可灸。

6.胸阳不振,心血瘀阻

治法:温通心阳,理气止痛。

主穴:内关、心俞。

配穴:厥阴俞、足三里、三阴交、腹中。

手法:平补平泻或泻。

二、标证治疗

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大汗淋漓,四肢厥逆者为阳气虚脱,急用人中、涌泉、太冲、足三里、内关回阳救逆。

【疗效评定】

1.痊愈:症状完全消失,理化检查基本正常。心电图正常。

2.显效:症状消失,理化检查基本正常,但心电图仍有异常。

3.好转:症状缓解,心绞痛基本消失,但因劳累、精神刺激,或饱餐后轻度不适或偶有复发,心电图仍呈不正常。

4.无效:症状不能缓解,理化检查不正常。

针灸诊疗常规 《胸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