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切诊,绝大数医生都忽略了的诊法!

文 / 中医出版
2019-04-25 14:21

经穴切诊是根据内脏有病会在体表出现各种不同的病理反应点或引起脉象的异常变化,而在一定的经穴部位进行触扪、切按来诊断疾病的方法。

结合临床所见,表现在经络方面,可出现循经压痛或条索状反应物。表现在腧穴方面,可有压痛、过敏、麻木、迟钝或皮下组织隆起、结节、松软、凹陷等。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切脉的诊断方法,不但在中医其他各科居首要地位,在针灸临床上也是辨别经络虚实、决定补泻方法的重要依据之一。正如《灵枢·刺节真邪》所说:“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

作为运行气血的十二经脉,每一条经都有“动脉”,切按这些搏动之脉,常常可以测知相应经脉的虚实。例如诊“太渊”“尺泽”查肺气;诊“神门”查心气;诊“太溪”查肾气;诊“太冲”“足五里”查肝气;诊“虚里”查心、胃之气;诊“人迎”“趺阳”“箕门”查脾胃之气等。

历代在这方面的应用不尽相同,《黄帝内经》倡导从头身到四肢的“遍诊法”;《伤寒论》 习用人迎、寸口、趺阳“三部诊法”;《难经》则主张“独取寸 口”。三者的用法只是范畴大小不同,基本方法则是一致的。

因为脉象本与经络的虚实相应,寸口脉也与其他脉之搏动相合 (《灵枢·动输》“阴阳上下,其动也若一”)当病情危重或寸口不可触及时,即可察人迎、趺阳之脉,以候胃气之盛衰存亡。

故《灵枢·经脉》说:“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难经·六十一难》也说:“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 视其虚实,以知其病在何脏腑也。”根据《黄帝内经》“上竟上、下竟下”的理论,寸口脉常以关前为阳,主腰以上病;关后为阴,主腰以下病;左候心、肝、肾;右候肺、脾、命(门),可供临证参考。

寸口、人迎脉的搏动强弱可用于判别经络本身的虚实。一般而论,寸口脉小于人迎脉时,多见于阴经的虚证或阳经的实证;寸口脉大于人迎脉时,多见于阴经的实证或阳经的虚证。故《灵枢·终始》说:“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

……以下是广告时间……

给大家推荐《针灸解惑(第2版)》,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本书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王启才教授在多年探索针灸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的针灸医学中常见的106个学术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属于疑难而令人费解的问题;有的属于含糊不清或于理不通的问题:有些属于分歧纷纭、自相矛盾的问题;有的甚至还是明显的错误问题。只是数千年来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统一认识,更谈不上合理解决。作者对这些内容进行了阐释、修订、充实和纠正,立意明确,说理清楚,且言之成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