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劳死”敲响警钟:上班族要注意

文 / 每日健身
2019-03-24 13:23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为了更好的奉献自己我们也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保护好那颗伤不起的“水晶心”。

在门诊和病房里,会有各样的患者,有高中生,中老年人,还有一部分是年轻力壮中青年上班族。他们拖着疲累的亚健康的身体,带着焦虑、紧张的心情却又行色匆匆穿梭在医院的每个角落。是什么造成了他们这种状态呢?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年轻人的工作压力和劳动强度越来越大,久而久之许多病也就找上门来。高血压,心脏病都在年轻化趋势,归根结底压力和过劳成为最大的祸根,除了这两个主要因素还有常熬夜、忍气吞声、久坐不动。事业诚可贵,生命价更高,奏响保卫生命进行曲你需要做什么?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如何对这些危险因素说

上班族会面对各种压力,升职、加薪、竞争等压力,它们就像磐石一样压在胸前,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 应对策略:

(1)转换思想,感激压力:

古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压力是前进道路的必经一步。人人有压力,压力各不同,你不是一个人在奋斗,我们需要在压力中舞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2)发泄压力:

痛快地运动一场,让压力随着汗水流走,呐喊出自己的压力。

常熬夜:

据挪威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成年人的最佳睡眠时间为4-8小时,超出这个范围可能惠增加心脏病而早死的风险,科学家称,睡眠时间太短会使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36%。长时间电脑作业,过度疲劳引发电活动紊乱,继而引起冠状动脉痉挛,或者电生理紊乱引起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

§ 应对策略:

(1)按时上床就寝。人的身体有一个生物钟,所以生活要有规律。午睡在下午1到3点最好,夜间最好10—11点上床睡觉,这样安排睡眠比较符合生理规律。

(2)睡眠姿势要正确。睡眠要“卧如弓”,右侧卧最好,有利于肌肉组织松弛,消除疲劳,帮助胃内食物向十二指肠方向运动,避免心脏受压。

(3)提高工作效率,不要让繁重的工作打乱了生活的节奏。合理安排时间,分清主次,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先紧着主要的做。

(4)熬夜期间多喝热水,抵御夜间温度的降低;多起来活动一下四肢,促进血液循环;趁熬夜期间小睡一会儿,这些小举动可以减少心脏的损害。

对于学生、上班族来说,每天不是对着书本就是办公桌,但你知道吗?久坐不仅会加重肥胖,长时间静坐后血液凝滞化趋势明显,也容易引发心脑血管急症。研究人员表明,待在办公室里的人,即使只坐着1-2小时,血管沉淀物水平就提升14%,这代表患心血管病风险也提升14%,对日后心血管健康都是一项不利的影响因素。

§ 应对策略:

(1)应定期每小时起来活动一下,时间大约半小时左右,春暖花开的季节,呼吸新鲜空气,既减压又健康。充分利用碎片时间,比如我一般出差时,安检到登机口或下飞机到出口的距离,一般都不用滚梯,以达到锻炼目的;如果天气适宜,提前两站地下车,迈开腿,快步走走,也是不错的方法。另外,建议大家电脑上安个护目软件,1小时强行屏幕锁定,迫使你必须起来走走(减少久坐),休息了眼睛,也活动了筋骨。

(2)每天步行10000步,健康生活一辈子,用计步器来帮助你实现这个简单的运动目标。尽可能达到指南推荐的每周150分钟的最低运动目标。不过有些人可能会说,每周这么长时间的运动我很难做到呀,于是就干脆放弃了。

最近,国际权威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即使一周只锻炼一两天也是好处多多。研究人员分析了英国地区63, 500多人的健康数据,结果显示,与那些久坐不动的人相比,经常锻炼的人死亡风险比不活动的人降低35%,运动不足的人死亡风险降低34%,仅周末运动的人死亡风险也能降低30%!而且,无论进行运动强度如何,频繁或不太活跃的锻炼都行,其癌症和心脏病的发病风险也是要低于久坐不动者。

因此,研究者鼓励那些以没时间为借口的人尝试更多的低水平运动,即使达不到理想的运动量也有很多益处。那些已经在积极锻炼的人,也不用放弃现在的习惯,因为更高的运动频率与活动水平是能够带来更多好处的。

(3)简易操:

转腰:坐在椅子上,身体转向一侧,慢慢呼气,保持10秒,回到原位,然后相反方向重复。踮脚:双足并拢,用力踮起脚尖,然后放松,重复20-30次,帮助下肢血液循环。舒展肩臂:耸肩,坚持10秒,重复10次;抬肩,双手向后,十指交叉,保持10秒,反复练习5-10次。

中医独特的“治未病”思想、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理论和“三因制宜”的治疗原则成为亚健康干预的主要理论依据。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进行辨证调摄。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处于亚健康状态者的体质状况及具体不适表现特征与轻重,辨证论治,予以相应的干预措施,如中药、针灸、推拿按摩、药膳及传统健身等。为您的心脏健康增加一道堡垒。

中药针对患者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方剂,疏通三焦气机,使患者达到“阴平阳秘”精神内守,真气从之,病安从来。针灸、按摩的理论基础都是经络学说,中医认为,经络能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通上下,具有传导感应、调节虚实的功能。

针灸、按摩能通过刺激经络、腧穴,促使机体气血流通,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灵枢·经脉》说:“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指出经络不通可以导致疾病发生,那么疏通经络可防病治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悲胜怒”、“喜胜忧”、“思胜悲”、“怒胜思”、“恐胜喜”等学说,认为不同情志之间会有相互制约的作用,这就是“五志相胜”理论。医者可以用言行、事物激起病者的某种情感变化,达到治病的目的。指导患者转移情感和注意力,学会情绪的自我控制,减轻或化解不良情绪对人体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