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对应的针灸处方

文 / 张机书友会
2019-03-07 11:04
《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对应的针灸处方


记得早年随父亲单玉堂先生学医,父亲选出《黄帝内经》的部分篇章做了标记让我认真学习,并划出一些经文让我背诵。其中就包括《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病机十九条”。他说:“这个‘病机十九条’很实用,字字珠玑,含英咀华,中医的病机就从这里开始,辨证就从这里开始。

在以后的长期临证中,我对此深有感触。“病机十九条”归纳出的由博返约的辨证方法,确实能起到顺利地过渡到临床辨证,进而执简御繁、驾驭临证的舟车之用,开方用药如此,针灸处方同样如此。

针灸取穴分循经取穴、辨证取穴、按时取穴三大类。谈经络与辨证取穴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的病机十九条。为什么这样说呢?这就涉及如何在临证中准确把握经络的病理变化规律问题。

比如,经络循行部位与其所络属脏腑功能的盛衰;经脉的顺逆起止、阴升阳降的失序或者逆乱;经脉气血运行的阻滞或络脉的瘀血(如十二经是动、所生病)等。

临床如何应对驾驭?这里有个方法、门径问题,即王冰在《黄帝内经素问•序》所谓:“将升岱岳,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针灸临床大夫尤其如此。

所以,从经络与临证结合的层面上,《素问》“病机十九条”归纳出的由博返约的辨证方法,确实能起到较顺利地过渡到临床辨证,进而执简御繁、驾驭临证的舟车之用。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就是根据这十九条病机,潜心玩味,探微诀奥,洞悉五运六气之常与变,演成《素问玄机原病式》一卷,力倡“六气皆从火化”,创制凉血解毒、泄热益阴诸方,对明清温病学说的形成影响深远。

《素问•至真要大论》原文

帝曰:愿闻病机何如?

岐伯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这十九条病机归纳起来:五脏病机五条;上、下病机各一条;属于火者五条;热者四条;风、寒、湿的病机各一条。以下按此顺序进行针灸处方并简要析之。

1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掉,转动,指猝倒痉痫抽搐震颤之类;眩,目眩,视物发黑缭乱,此指眩晕。肝为风木之脏,凡风病皆属于肝。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舒畅。肝开窍于目,足厥阴肝经上连目系、通脑与督脉会于颠,故眩晕从肝论治。若情志不遂,郁而化火,火盛生风,灼津伤血,则见肢体震颤抽搐,猝然昏仆。

治则:息风清热,平降肝阳。

针灸处方:百会、风池、外关、足临泣、合谷、太冲。

释义:风为阳邪,头为诸阳之会,肝风内动之证最易上犯清阳而头晕目眩;且肝经上连目系与督脉会于颠顶,故针刺百会,息风宁神以清上、平降肝阳而治眩晕;风池为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之会,针刺既疏散外风而清热,又降少阳胆火而息内风。

外关、足临泣属八脉交会穴,交叉取之针用泻法,同经同气一以贯之,疏泄少阳而清头目;取手阳明经原穴合谷泻头面之热,针对肝阳上亢取太冲足厥阴肝经原穴直折其火,且两穴配合谓之开四关,开闭通窍,对头晕目眩、阳亢面赤者效果显著。

若风火夹痰上扰,气粗而喘、蒙蔽神明者,加丰隆;并急刺厥阴经井穴中冲、大敦,点刺出血,开窍醒神;若后期肝肾阴虚者,取太溪、三阴交,调补肝肾之阴。

2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收引:收,收曲、拘急;引,引亸、软缓。形容肢体关节拘挛、屈伸不利,或软弱无力。肾主骨,肾气足则骨体舒展,步履轻便。肾虚骨病则拘急而收曲,或亸缓而引长。

寒为阴邪,其性凝滞,寒邪伤人,流注经络血脉,每致筋骨失养而收引。肾为水脏,肾中真阳可散寒化气利水。少阴寒化证表现为肢厥、身冷、蜷卧、腰痛、下利、脉微等。

治则:回阳救逆。

针灸处方:肾俞、命门、关元、气海、足三里。

释义:募为阴,俞为阳。取膀胱经背俞穴肾俞,针用补法,乃阴病行阳之所在,补肾益气;灸关元小肠募穴,温补元阳,壮火以制水;且二穴又属俞募配穴法,激发脏腑功能而祛寒。

取任脉气海穴,配督脉命门穴,灸之以补命火而益元气,且疏通任督二脉以调阴阳。取足三里胃经合穴,针用补法,养胃益气,协同诸穴以强先后天之本。此外,身痛可加绝骨、阳陵泉舒筋活络;下肢肿加三焦俞、膀胱俞、阴陵泉祛寒利水。

3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膹,喘急,气乖于皮毛也。《说文解字》谓“形恶”,如皮肤褐斑、紫癜、黑痣一类;郁,气遏于内不得抒发也,即痞闷不通义。肺居胸中,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故某些皮肤疾患当从肺治。肺为气之主,凡五脏六腑之气无不总统于肺,故凡治气,皆当治肺,是为本条重点。病则气逆痰滞,肺热喘咳或痰浊阻肺,日久由肺及肾可见气虚作喘。

治则:清肺化痰;或健脾化浊。

针灸处方:肺俞、大椎、曲池、尺泽;或太白、丰隆、足三里、阴陵泉。

释义:取肺俞穴刺络拔罐放血,清宣肺热,止咳平喘;取大椎针用泻法,清热散邪,配曲池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导热邪外出,以助肺之肃降;尺泽肺经合穴,针刺以泻肺热;若肺热盛者,加合谷、列缺穴清热宣肺止咳;痰壅气促者,取少商点刺出血,配鱼际,平喘清肺化痰。

若慢性咳喘痰白量多者,取脾经原穴太白、胃经络穴丰隆,为脏腑表里原络配穴法,功能健脾祛湿,化痰止咳;阴陵泉、足三里乃脾胃两经合穴,合主逆气而泄,健脾化浊利湿;若久病肾虚者,加肾俞、命门、气海、太溪穴,以培本固元。

4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肿,指皮肤或四肢浮肿;满,指腹内胀满。皆湿气壅滞,水不下行而停于内也。诸湿者,或头重如裹,或虐暑泻痢,或周身困重,或痰饮痃癖,皆属土不制水也。脾主运化水湿,无论外湿或内湿,伤及脾阳,则容易水湿内停而见肿满。

治则:温中燥湿,健脾利水。

针灸处方: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阴陵泉。

释义:取膀胱经背俞穴脾俞、胃俞,募为阴、俞为阳,乃“阴病行阳”的重要穴位,健运中焦,养胃益脾;配胃募穴中脘,为俞募配穴法,激发脏腑机能而温中化湿;继取胃经合穴足三里,配脾经合穴阴陵泉,合主逆气而泄,健胃消胀,利水消肿。

若中焦升降失司,症见胸胁腹胀满闷痛者,可加足太阴脾经穴公孙,配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内关,二穴八法相配,调运胸腹气机以消胀泻满,效果满意。若兼见肾虚水泛者,加肾俞、关元、膀胱俞,以温阳利水。

5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诸疮,血凝结阻滞其气,气与血争则痛,血热夹风则痒,皆属心经血分为病是也。故凡痛痒的皮肤疾患,当从心治。心主血脉,乃君火所居。热郁脉中,气血凝滞,轻则为痒,重则为痛。一般疮疡见红肿热痛者属阳;若阳虚痰凝见阴疽流注者属阴,色白不红、漫肿不痛,可资鉴别。

治则:清热解毒,清心降火。

针灸处方:巨阙、心俞、内关、曲池、合谷、膈俞。

释义:巨阙为心经募穴,配膀胱经背俞穴心俞,属俞募配穴法,则心脉祛邪的力量大增,解毒清心降火;内关为心包经络穴,配合谷大肠经原穴、曲池大肠经合穴,导毒火邪热下行;因阳性疮疡,血热肉腐成脓,血分有热,故加膈俞血之会,点刺出血,则血中热毒可清。

:阴疽流注属发于肌肉深部的多发性脓肿,特征是漫肿疼痛,皮色如常,每每此处未愈,彼处又起,缠绵难愈。多因气血衰退,瘀血夹阴毒凝滞于肌肉深部使然。一般针灸起效缓慢,当主以方药(如阳和汤一类)调治。

6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厥有二义,一是厥冷,二是昏厥;固,腹中瘕积、寒疝、大小便闭一类;泄,下利不止;下,指肝肾。肾主水,肾阳虚则厥冷,阳虚失于温熙则泄,水不化气则寒冷固结。治宜温阳利水。肝藏血,主疏泄,其脉与督脉会与颠。肝气逆则厥;肝阳化风冲犯脑络者,《素问•生气通天论》有云:“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论治当辨清阴阳虚实。

中风闭证

治则:清肝降火,开窍醒神。

针灸处方:人中、中冲、涌泉;内关、合谷、太冲。

释义:急取人中、中冲、涌泉,点刺出血;必要时加内关、合谷、太冲,针刺均用泻法。

中风脱证

治则:回阳救逆固脱。

针灸处方:人中、百会、足三里;关元、气海、神阙。

释义:若属脱证,取人中、百会、足三里针用补法,重灸关元、气海、神阙,以回阳固脱。若证属肾阳虚,水不化气,固摄失权,往往表现为尿频,肾虚及脾,脾失健运则大便稀溏;抑或阳虚寒凝,浊邪盘踞大肠,传导无力,腑气不通,又当温阳润肠通便。

肾虚尿频

治则:补肾温阳,固摄津液。

针灸处方:百会、中脘、气海、关元。

释义:取百会、中脘,针用补法;灸气海、关元穴,温补肾阳,取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义。加肾经原穴太溪激发肾气,脾经原穴太白,健脾摄津,足三里养胃益脾,又属培土制水之方。

肾虚便秘

治则:温肾益气,养血润肠。

针灸处方:中脘、气海、大肠俞、上巨虚。

释义:取胃募穴中脘、任脉穴气海,补中气益元气;配大肠俞,属俞募穴相配,协调脏腑功能,促进大肠传导,取上巨虚大肠经下合穴,通腑调肠;加脾经原穴太白、胃经络穴丰隆,是为主客原络配穴法,协调脾为胃行津液之能。

  • 本文摘选自《中医传承思辨录》,作者:单志华,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