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脉交会穴在针灸治疗中的作用

文 / 国医视野
2019-03-04 12:37

昨天接诊了一位腰痛的阿姨,她是多年腰痛,既往有过腰椎压缩性骨折病史,体查时腰四腰五椎体附近压痛明显,前俯后仰时加重,自觉脊柱有异物卡在椎体中一样,并伴有腰部一圈坠胀疼痛,遇寒加重,得温痛减。

患者一听要扎针,习惯性的趴到诊疗床,估计是多年腰痛扎腰,形成习惯了。

我告诉她,不用扎腰!她半信半疑,又从床上爬起来!

我用黄帝内针的思维给她辩证:

六经:督脉、太阳经、带脉;

三焦:下焦;

阴阳:患者疼痛部位无明显偏左偏右,故按照男左女右取穴;

选穴:后溪、申脉、足临泣、外关

八脉交会穴在针灸治疗中的作用

针灸

不知大家看懂了没有?

其实这就是八脉交会穴的应用,“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后溪、申脉通督脉,临泣、外关通带脉,可治督脉、带脉循行部位的疼痛不适

八脉交会穴在针灸治疗中的作用

大家还记得怎么进针吗?

一寸针,斜刺,遇到阻力就停,不追求针感,一针一导引,嘱患者活动腰部,感觉腰部变化。

四根针刚刚扎完,患者脸色舒展,“咦,不坠了!”

嘱其继续活动,大约五分钟后,被卡住的感觉也消失了。

嘱其加强活动,留针半个小时

期间患者疼痛坠胀反复过一次

半小时后,患者取针之后,“腰终于轻松了,可以直起来了”,但是觉得右侧腰部和下肢部有轻微胀痛,想要再扎一次

但是黄帝内针名言不能双侧同时取穴,故告知患者,明天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