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养生:针灸处方 、选穴原则 ,.近部——局部
1.近部——局部 局部近取的选穴方法即围绕受病的肢体、脏腑、组织、器官就近取穴。这是根据每一个腧穴都能治疗局部病症这一作用,制定的一种基本选穴方法。体现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及"的规律。多用于治疗病变部位比较明确、比较局限的病症以及某些器质性病变。局部取穴的应用非常广泛,很早以前就有记载,例如《素问·骨空论》说:"从风憎风,刺眉头……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刺八[图片]与痛上。"《灵枢·周痹》说:"众痹……各在其处,更发更止,更居更起,以右应左,以左应右……刺此者,痛虽已止,必刺其处,勿令复起。"
其中"刺八[图片]与痛上"和"必刺其处"都是在病变部位选取腧穴的。此外,《素问·缪刺论》的"凡痹往来,行无常处者,在分肉间痛而刺之",《灵枢·厥病》的"耳聋无闻,取耳中。耳鸣,取耳前动脉",均为此类记载。当今临床,局部取穴也是广泛应用而行之有效的,如头痛选百会、太阳;眼病选睛明、瞳子[图片]、球后、承泣、攒竹;鼻病取迎香、[图片];耳病针耳门、翳风;口齿病取承浆、大迎;面瘫取地仓、颊车;胃痛取中脘、梁门;脱肛取会阴、长强……此法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应作为选穴的主要依据,尤其对那些针感不明显的患者,从加强局部的刺激作用来看,更加适宜。例如临床上对各种关节疼痛、痿证以及扭伤、皮肤病证、腱鞘囊肿、甲状腺肿大等在局部选穴,用围刺法施针,其疗效就比较理想。
古代的"以痛为输",取"阿是穴"就是局部选穴法。《黄帝内经》中称之为"报刺"。这种方法古书中早有记载,"以痛为效"出自《灵枢·经筋》治疗痹痛之法,"阿是穴"之名始于唐代《千金方》,元代《玉龙歌》中言"浑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细审详,有筋有骨须浅刺,灼艾临时要度量",明代《医学纲目》亦有:"浑身疼痛,但于痛处针,不怕经穴,须避筋骨,穴名天应穴。"此法临床应用很广泛,多用于跌倒、扭伤、痹证等。近代常常以探查压痛点、敏感点、欣快点、迟钝点、异态点、跳动点为选穴依据(也即取"阿是穴"之法),以皮肤针行局部叩刺;偏头痛在头维或太阳附近怒张的浅表络脉点刺出血等。
2.远部——水平体现 远部取穴是在离病变较远的部位选取腧穴,通常以肘膝以下的穴位为主,所以又称"远道穴",其根据是腧穴的远端作用,这是针灸处方选穴的基本方法,体现了针灸辨证论治的思想。在这方面古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灵枢·终始》:"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足者,取之腘",《素问·五常政大论》:"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就是远道取穴的原则性记载,并得到后世医家的广泛应用。
远道取穴在具体应用时,根据病症的不同可分为本经循经取穴,表里经取穴、交叉取穴、同经相应取穴等方法
(1)本经取穴:凡是经脉循行的部位(包括脏腑、器官和体表诸部位)发生疾病,就可在其经脉上选取穴位进行治疗,称之为本经取穴。古代文献在这方面有很多记载,如《灵枢·五乱》:"气在于心者,取之手少阴、心主之输",《灵枢·厥病》:"厥心痛,卧若徒居,心痛间,动作痛益甚,色不变,肺心痛也,取之鱼际、太渊",以及《素问·刺腰痛》:"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等。后世的记载更多,这在《玉龙歌》《玉龙赋》《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等歌赋中均有体现。
(2)异经取穴:异经取穴包括表里经取穴和按病因病机取穴。
某经或其所属的脏腑器官发生病变,取其相表里经上的腧穴进行治疗,称为表里经取穴。如《素问,缪刺论》:"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气满胸中,喘息而支胠,胸中热,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灵枢·厥病》"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太白",《素问·藏气法时论》:"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图片][图片]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取其经,厥阴与少阳"。以上都是关于表里经取穴的记载。后世医家遵《黄帝内经》之意,一般多采用本经循经取穴和表里经配合应用。如鼻病属于手阳明经病,常选取本经腧穴合谷,配手太阴经穴列缺;喉病属手太阴经病,常选取本经经穴少商,配手阳明经穴合谷;胃痛属足阳明经病变,常选取本经穴足三里,配足太阴经穴公孙;腹胀属足太阴经病症,常选取本经穴太白、公孙,配足阳明经穴足三里。
在病位确定之后,再结合病因病机选取穴位,称之为按病因病机取穴。《灵枢·杂病》:"心痛,腹胀,啬啬然,大便不利,取足太阴",《灵枢·四时气》:"小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邪在小肠者,连睾系,属于脊,贯肝肺,络心系。气盛则厥逆,上冲肠胃,熏肝,散于肓,结于脐,故取之肓原以散之,刺太阴以予之,取厥阴以下之,取巨虚下廉以去之",都是按病因病机取穴的具体应用。这种取穴方法在临床上应用也很广,如胃痛属胃腑病变,治疗应取足阳明经穴足三里,若因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所致者,则同时应取足厥阴经穴太冲,疏肝解郁,使胃不受侮,而胃痛可止。
(3)同名经取穴:某脏腑或某经络发生病变,在治疗时除取本经腧穴外,还可取与其经络名称相同的手足经脉的经穴。其原理源于名称相同的经络相互沟通、交会,如手足名称相同的阳经交会于头面部,手足名称相同的阴经均交会于胸部。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明确记载。如《灵枢,热病》:"热病而汗且出,及脉顺可汗者,取之鱼际、太渊、大都、太白,泻之则热去,补之则汗出,汗出太甚,取内踝上横脉以止之。"《素问·刺疟》:"疟方欲寒,刺手阳明太阴、足阳明太阴。"《灵枢·厥病》:"厥头痛,贞贞头重而痛,泻头上五行,行五,先取手少阴,后取足少阴",都是同名经取穴。这种方法现在也在广泛应用着,如头项痛,背痛,既可选取昆仑、申脉,又可取后溪;前头痛,目赤肿痛,既可取内庭、解溪,又可取合谷;胃痛、胃脘胀满,既可取足三里,又可取合谷;胁肋部疼痛,既可取阳陵泉,又可取支沟,等等。
(4)交叉取穴:即左右交叉取穴,也就是说肢体左侧部位有病,取肢体右侧部位的腧穴进行治疗;右侧部位有病,取肢体左侧部位的腧穴进行治疗,是循经取穴的一种变法,此法基于《黄帝内经》中的"巨刺"和"缪刺"法。《灵枢·官针》篇说:"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素问·缪刺论》:"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故络病者,其痛与经脉缪处,故命曰缪刺。"由于经络气血流注全身,贯通左右,所以病邪侵袭经络,既可影响全身,又可波及左右,所以在治疗上左侧有经络病,可取右侧经络上的腧穴进行治疗,反之,则取左侧腧穴进行治疗。其中,刺经者为"巨刺",刺络者为"缪刺"。
(5)同经相应取穴法:同经即手足名称相同的经脉。如手太阴经和足太阴经,手厥阴经与足厥阴经,手少阴经与足少阴经,手太阳经与足太阳经,这样十二经脉可分为名称相同的六组经脉。相应,指部位相对应或相似,如手指与足趾,手腕与足踝,肘关节与膝关节,肩关节和髋关节,相互对应,也称相应。所以同经相应取穴法,即手足名称相同的经络,相似的部位,可相互为用,选取穴位,治疗疾病。但是在应用时,要上下左右相对应,如左上肢与右下肢,左肘关节与右膝关节等,依此类推。这样同经相应取穴法,就包括了五部分内容,即手与足,上与下,左与右,相应经络,相应腧穴五项。以左侧手太阴经和右侧足太阴经、左侧手阳明经与右侧足阳明经为例说明之,少商与隐白、鱼际与太白、太渊与商丘、列缺与三阴交、孔最与地机、尺泽与阴陵泉、侠白与箕门等穴相对应;商阳与厉兑、二间与内庭、合谷与陷谷、阳溪与解溪、手三里与足三里、曲池与犊鼻、[图片]与梁丘、臂臑与伏兔等穴相对应,余可类推。
3.随证——辨证取穴 随证取穴,亦名对证取穴,或称辨证取穴,是指针对某些全身症状或疾病的病因病机而选取腧穴,这一取穴原则是根据中医理论和腧穴主治功能而提出的。近部取穴和远部取穴适用于病痛部位明确或局限者,但临床上有许多疾病往往难以明确其病变部位,对于这类病证,可以按照随证取穴的原则选取适当腧穴。如治疗高热可选取大椎、陶道,治疗虚脱可选取气海、关元,均属于随证取穴的范畴。
4.特殊作用——类似专病专穴 某些腧穴对某一方面的病证有特殊的治疗效果,在治疗中经常选用,如属气病的胸闷、气促等取膻中,属血病的血虚、慢性出血等取膈俞,属筋病的筋骨酸痛等取阳陵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