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灸”包治百病?这些“误区”,你踩了吗?
《黄帝内经·灵枢》
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医学入门》
曰:“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扁鹊心书》
曰:“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 ”
三伏天已经进入了,也就意味着炎热的“长夏”到来了,这既是夏季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也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但是,由于时下“中医热”不断升温,市面上不乏出现对“三伏灸”进行夸大宣传的现象,导致不少人深陷“三伏灸”误区却不自知。今天就让国医堂针灸推拿科陈文松主治医师为您好好聊聊“三伏灸”,为你揭开中医学里最具特色的“天灸”疗法。
“冬病夏治”的“三伏灸”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药饼,经过专业的针灸医生辨证分析后,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贴敷灸治疗。此时,人体腠理疏松,气血畅通,药性易于深达脏腑,三伏灸乘其势而治疗,往往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充分体现了祖国医学“天人合一”的自然疗法。
误区一:“三伏灸”包治百病?
陈文松:“三伏灸”并非能包治百病,以下症状适宜进行治疗:
1、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反复性咳嗽、体虚易反复感冒;
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腹泻、慢性肠胃炎、反复胃痛胃胀、厌食及消化不良;
3、免疫系统疾病:风湿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4、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关节炎及肌肉劳损等;
5、妇科病:月经不调、痛经、宫寒、寒湿带下、乳腺小叶增生等;
6、亚健康:四肢不温、脾胃虚弱、便秘、失眠、免疫力低下等。
要注意的是,虽然上述症状均可适宜进行“三伏灸”,但因个体差异性原因,建议在做“三伏灸”之前,一定要找医生进行体质辨认,看看是否适合。
另外,有发烧、痰黄、咯血等热症及阴虚火旺患者;疾病急性发作期(如哮喘、咳嗽)者;严重心肺疾病患者;皮肤有疱疹、疖以及皮肤有破损者;孕妇;恶性肿瘤患者;强过敏体质及瘢痕体质者均不适合“三伏灸”治疗。
误区二:灸得越久越好?
陈文松:往往在“三伏灸”时,不少人都希望医生让艾柱在姜片上多烧一阵子。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如果灸得过久,容易导致皮肤起泡,甚至引发溃烂,一般在国医堂进行治疗时,通常让艾柱烧上20-30分钟,以皮肤潮红为度即可。另外,最能发挥功效还有灸疗后贴敷的“三伏贴”。
国医堂针灸推拿科的“三伏贴”选用含有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麻黄,能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的白芥子,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且外用可消肿止痛的半夏等中药组方而成,由国医堂针灸推拿科专家精心配伍,选自道地药材提炼而成。
要提醒的是,有些患者为图方便或省事,在网上或药店自行购买三伏贴在家贴敷,这种做法尤为不可取。因为三伏贴的药物和穴位的选取必须由医师根据患者身体状况进行调整,因而治疗时一定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由医师辨体选穴进行贴敷,才能达到辨证施治的效果。另外,“三伏贴”的贴敷时间成人一般以90分钟为宜,儿童一般以45分钟为宜,并非贴得时间越长越好。
误区三:“三伏灸”治疗效果立竿见影?
陈文松:“三伏灸”治疗效果也不是立竿见影的,一般治疗以连续三年为佳。因为药物反应会随着次数增加而明显,一般反应明显者疗效相对较好。因而建议患者,“三伏灸”一年最好贴3-4次,连续贴三年最好。
三伏灸时间
初伏:7月17日
中伏:7月27日
加强伏:8月6日
末伏: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