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嗡嗡响,3个月内不管它,想根治就难了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生活环境的日益嘈杂,生活、工作压力渐增,不少人出现了类似耳内有蜂鸣、蝉鸣、火车轰鸣或者金属碰撞声等耳鸣的现象,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您,或者您身边的家人,是否为耳鸣所困扰?是否因为耳鸣而心烦意乱?是否因为耳鸣而难以入睡或分散注意力?是否因为耳鸣而双耳失聪?
约30%的人有耳鸣经历
耳鸣初起,声音较小,呈间歇性,不对工作或睡眠造成困扰,大家往往因此不引起重视,加之工作压力,治疗一拖再拖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那么,什么样的耳鸣需要治疗呢?如何来把握治疗时机呢?
据流行病学统计,大约有30%左右人群有过耳鸣的经历,或是一直忍受耳鸣的痛苦,而耳鸣的诊治时机很重要,诊治越及时,治愈的希望越大。如果您的耳鸣只是一过性,持续时间很短,没有听力下降,按压耳屏可以缓解的话,可以暂时不就诊,但是要注意休息,避免情绪急躁。如果您的耳鸣持续时间超过数分钟,按压耳屏不缓解,或是伴有听力下降、恶心呕吐等不适的话,请您及时就诊。如果您已经是长期耳鸣的患者,短期内因为耳鸣出现情绪烦躁,或者影响睡眠,听力下降的话,也请您及时就诊。
耳鸣,应当早期治疗,3个月内是治疗的重要时期,拖延越久越难以彻底恢复。
中医治疗耳鸣
以针灸和内服中药为主
中医认为,耳鸣多为内外因素导致。内因多由恼怒、惊恐、抑郁等,导致肝胆风火上逆,使少阳经气闭阻;或因平素嗜食肥甘厚味、寒凉食物,日久损伤脾胃功能,导致痰湿内生,痰湿日久化热,阻滞经脉,气血不能上承濡养耳窍;或因脾胃功能受损,气血生化不足,气血亏虚;或因肝肾亏虚,精气不能上濡于耳窍;外因多由受风侵袭,壅遏耳窍,亦可因突然暴响镇伤耳窍而引起。
治疗耳鸣应当选择怎样的中医治疗方法呢?一般而言,耳鸣的治疗多以针灸治疗和内服中药为主,二者配合治疗往往收效较佳。
治疗耳鸣耳聋
针灸效果奇佳
耳鸣的针灸治疗自古早有记载。在《灵枢·经脉第十》:“小肠手太阳之脉……却入耳中;三焦手少阳之脉……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胆足少阳之脉……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明确记载了小肠经、三焦经及胆经的经脉循行与耳窍有直接的关系,大肠经通过络脉循行与有密切关系,为针灸治疗耳鸣提供理论依据;而在《灵枢·厥病》:“耳鸣,取耳前动脉。”,《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有耳鸣者,取耳中动脉,即耳门穴,系手少阳三焦经。”,《灵枢·厥病》:“耳聋无闻,取耳中。”,《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有耳聋无闻者,当取耳中听宫穴以刺之,系手太阳小肠经”,《灵枢·刺节其邪》:“耳无所闻……刺其听宫”,则明确提出治疗耳鸣耳聋可取用的穴位。
临床上,针灸这样治疗耳鸣
针灸治疗耳鸣的临床中,辨病与辨经相结合,首先,辨证疾病的虚实,如急性发作、耳鸣声大、伴有烦躁、口干苦、大便干结、痰多难咯等症状,则为实证;反之,起病缓慢、耳鸣声低、伴有腰膝酸软、倦怠乏力、面色萎黄、便溏等症状,则为虚证。
其次,辨证病变经脉,如伴有咽喉干痛、目黄、颈项肩背及手臂后外侧疼痛则为小肠经病变;如伴有汗多、反应迟钝、咽喉肿痛、耳后疼痛、上肢外侧、无名指及小指麻木疼痛则为三焦经病变;如伴有口干苦、善叹息、胁肋疼痛、外踝关节及足次指小指麻木疼痛为胆经病变。
此外,还比较双侧耳前脉、寸口脉的强弱大小,结合经脉触诊,辨证判断经脉左右、上下的虚实,根据“补虚泻实”原则,进行相应补泻,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避免耳鸣有方法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因素可以诱发或加重耳鸣,如何才能避免耳鸣的发生或加重呢?
生活起居规律
①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失眠及感冒均可加重或诱发耳鸣。
②生活工作环境保持安静,避免嘈杂环境刺激。
③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避免持续噪音刺激。
饮食及情志调理有度
1、饮食以低盐、低胆固醇食物为宜,戒烟酒,任何浓度酒精对听神经细胞均有损害。
2、伴有心烦易怒、口干苦,饮食宜清淡饮食,忌食辛辣刺激之品。
3、伴有咯痰、大便不成形,饮食应避免寒凉之品,宜温性饮食。
4、伴有腰膝酸软,饮食可多食芝麻、桑葚等食物。
5、避免不良情绪刺激,保持心态及情绪稳定。
耳鸣自我保健按摩1搓揉耳朵
两手掌心紧按两耳外耳道,两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轻轻敲击脑后枕骨,共36次,每日2~3次。
2鸣天鼓
掌心掩按外耳道,手指紧按脑后枕骨不动再骤然抬离,这时耳中有放炮样声响,如此连续开闭放响9次,每天可作2~3次。
中医学认为,肾开窍于耳,肾气足则听觉灵敏;耳通于脑,脑为髓之海,髓海赖肾的精气化生和濡养,肾虚则髓海不足,易致头晕、耳鸣。练习时的按摩和叩击可对耳部产生刺激,因此,该练习可以达到调补肾元、强本固肾之效,对头晕、健忘、耳鸣等肾虚症状均有一定的预防和康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