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针灸治疗耳疾
耳疾是指一切耳部疾患,主要包括耳聋和耳鸣。
耳为司听之务,乃手足少阳、手太阳之所会,固不独气闭能致耳垄,如肝胆夹痰火而上逆,或邪客少阳,或肾虚风阳内扰,皆能导致耳聋、耳鸣。大抵暴病多实,久病多虚,其他如大怒而致暴聋者亦有之。
突然两耳暴聋,梦遗气闭者属实,因肾亏者属虚。耳鸣不已,或时作时止,按之鸣声减轻者属虚,不减者属实,多见于壮年或老年人。
【治疗】
1. 耳暴聋针木区震位,向上针刺后,留针20~30分钟,隔附子饼灸神阙穴。
配穴:地五会、足三里、听宫、翳风。
2. 耳鸣针木区巽位,盐加附子饼灸神阙穴,左病向右刺,右病向左刺,留针20~30分钟。
配穴:行间、外关、风池、听会。
附:聋哑生后即聋即哑者较为少见,大多由于热病及盯耳、惊风、天花等病所后遗。
症状为两耳无闻,口不能言。
【治疗】金区乾位和水区坎位,向外针刺,辅以隔盐加附子饼灸神阙穴。配穴:哑门、肺俞、肾俞、昆仑、至阴。其余诸穴轮流使用施术,除哑门、至阴两穴外,均需留针10~20分钟,每隔1日施术1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一个时期,继续进行治疗。
按:治疗聋哑处方,应先取局部腧穴,以听会、翳风为主,配以外关、侠溪等穴,以后则局部及四肢部腧穴轮流选择。若针后听觉逐渐恢复,再选用治哑腧穴,局部以哑门、廉泉为主,再配通里、照海、合谷、关冲等穴。如遇单聋不哑,或单哑不聋者,依上法变动之,每次主穴与应穴配合相等,不必太多,以便轮换使用。
操作技术,应在针刺入一定深度后,再予轻微的拾转,以达到酸胀,留针15~30分钟,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治疗程,10次后休息7~10天,再做第2疗程。
在治疗中,必须时时检查其听力的恢复程度,采用吹哨声、手指摩擦声、音叉声、手表声等,如已有听觉,能听到语音和讲话声时,即逐步教以简单字音,如爸、妈、钢笔等字音,采用各种食物来教,此后由简到繁,由两三个字音发展到能成句的言语后,必须告诉家属,要长期耐心教导。
临床观察发现,治疗效果与患者年龄有相当关系,一般疗效以15~20岁为最好,21~30岁次之。小儿因不易配合,故从缓治疗为宜。一般在治疗前,先进行耳道检查,鼓膜有病变、流脓穿孔、内陷肥厚等,疗效较差,一般治疗到20次仍无效者,以后虽再针治,效果也不明显。
中药贴敷法:
磁石10克,神曲10克,麦芽10克,朱砂5克,海星5克,共研细末,用香油调敷,贴神阙穴,1周为1个疗程。【病例】张某,女,26岁,会计。双侧耳闷、听力下降,耳鸣如蝉叫,持续10余天,伴有怕风,半月前突然双侧听力下降、耳闷听不到说话声、鼓掌声等。治疗:金区乾位和水区坎位向外针刺,留针30分钟,辅以隔盐加附子饼灸神阙穴。配穴:哑门、肺俞、肾俞、昆仑、至阴。针15次后诸症均有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