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 科学、客观地对待“单方、偏方”
民间有“单方治大病”和“单方、偏方气死名医”之说。随着现代社会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广度、深度日益广泛。相互之间通过电话、QQ、微信等聊天手段,相互之间聊天话题也非常广泛,上至国家大事,下至吃喝拉撒睡。一旦聊到养生、健康、疾病等话题时,动辄就是这个单方、那个偏方,能治什么什么病,效果如何如何的好,甚至往往夸大其词。当然,作为人际关系,体现相互关心、相互爱护,与朋友分享,无可厚非。但是,对于“单方、偏方”来讲,的确应当科学、客观地对待。
所谓单方、偏方,则是民间广为流传,并且长期应用,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与疾病斗争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对某些疾病行之有效的处方。但是,每一个方,它都是由特定药物,按照一定的剂量组成,治疗特定的疾病。不过这里所说“疾病”,准确地说应该是“证”。
这就牵涉到“病”和“证”的问题,“病”是指对疾病发展全过程中出现的与其他疾病表现有所不同的特点以及病情发展的独特规律所作出的概括,例如:感冒、咳嗽、胃痛、腹痛等。 而“证”则是指症候,是中医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对病因(如内伤、外感等),病位(如表、里、脏、腑等)、病性(如寒、热等)、病机、病势(如邪正盛衰、疾病发展趋势等),病人体质以及患病时季节气候与周围环境等的概括, 是各种致病因素即病邪与人体防御功能即正邪相互斗争过程中出现的一组病理体征和主观症状的综合,例如:饮食失节、脘腹受寒、外感风寒、外感风热等等。
因此,比如说某个单方、偏方治“胃痛”,而引起“胃痛”的原因有许多,如:(1)、胃脘受寒;(2)、饮食伤胃;(3)、胃热引起;(4)、淤血停留;(5)、肝气犯胃;(6)、胃阴不足;(7)、脾胃虚寒等等,均可以引起“胃痛”,而且有时引起“胃痛”的原因不是单一的,很多时候多个原因引起“胃痛”。而某一个单方、偏方不可能包治一切胃痛,只可能对某一原因引起的胃痛有治疗效果。而对于其他原因或多个原因引起的“胃痛”则无效。所以,我们往往所说的“治病”,实际上在某种意义来讲,是治“证”。这就需要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所获取的病人全部资料,全面了解病情,综合分析,归纳总结出患者是什么病的什么证。然后辨证施治,对症下药,进行遣药组方,才能获取好的治疗效果。
所以对于“偏方、单方”,既然都是用来治病的,就必须是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治疗疾病,认真分析病情,并且要充分了解“单方、偏方”药性、适应症,切不可偏听、偏信,夸大疗效。只有合理地正确地运用,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否则不仅没有治疗效果,反而还会引起药源性疾病。可见,能否正确运用“偏方、单方”治病,都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