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放开生育并非唯一的“药方”

文 / 盘和林经济观察
2021-02-25 18:15

2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公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839号建议的答复”称,代表在建议中提出的“建议国家率先在东北地区全面放开人口生育限制”对国家卫健委工作很有参考价值。国家卫健委认为,东北地区可以立足本地实际进行探索,组织专家进行研究,深入研判全面放开生育限制对当地经济增长、社会和谐稳定、资源环境战略、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影响;做好政策调整后人口变动测算;研究实施全面放开生育政策需要配套出台的文件;评估政策变动的社会风险等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东北地区实施全面生育政策的试点方案。

实际上,东北地区的生育政策对比国内其他地区来看已经比较宽松了。比如国家卫健委在给这个生育建议回复时所说的,黑龙江省规定双方均为边境地区居民的可生育三个孩子。

但是为什么东北地区仍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人口流失问题?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从2013年开始,东北地区常住人口持续7年净流出,规模从2013年的0.79万扩大到2019年的33.17万,七年内合计净流出164万人。

究其原因,是东北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等多种因素造成该地区留不住人,群众不能生、不敢生,因而当地政府选择尝试从促进生育的角度来缓解东北地区的人口流失,优化东北地区人口结构。

然而,笔者认为,随着生存成本等的上升,影响人们生育行为更多的是生育意愿而不再是生育政策。生育政策解决的是人们能不能生的问题,而生育意愿则是敢不敢、想不想生的问题。

东北地区是较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如今资源开采程度较深,而第三产业等发展不够迅速,存在着一定的经济下滑趋势,人们的收入水平较低,生活质量也不高,就业机会较少,周边的配套设施水平也比较低,这些都使得人们并不愿意承担生育的重担,甚至是承担不起。

所以,如果真的想要让放开生育限制政策起到更好的效果,就必须着重提高人们的生育意愿,让群众敢生,愿意生。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加快产业转型,摒弃资源型发展的老路,大力扶持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人们只有看得见未来才能够有勇气去承担生育的压力,这一点黑龙江的网红冰雕节、雪乡旅游等等都是很好的探索。

其次,提高配套经济设施和社会服务的水平,正如卫健委所说,东北地区居民对于婴幼儿照护、女性职业等方面的提升优化有很大的期待,当地政府需要切实的采取措施在社会服务和公共产品领域补短板,解决生育的后顾之忧才能提高生育积极性。

同时,笔者仔细对比了一下东北地区和安徽、江西等地的人口迁出率发现,东北地区的迁出率远远低于这几个地方,而之所以被打上人口流失经济衰退的标签也是在于人们的固有印象。所以,东北地区也需要在创新和教育方面下功夫,借助哈工大等高校的力量积极在国家创新战略中贡献力量,扭转社会形象,广袤的黑土地需要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它的魅力。

生育问题的根本还是在生产,这一点也可以从人口经济学角度来解释。现代经济适度人口理论指出,所谓经济适度人口就是在其他条件均相同时,达到人均收入最大值的人口规模。人均收入标志着人均生活水平。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一味地扩增人口规模而社会生产并没有进步,那么结果只能造成人均收入的下降,从而使得现有人口规模更加偏离适度人口规模,人口流失就会变得更加严重。

综上,东北地区人口生育问题的关键是在提高生育意愿,而提高生育意愿的关键则是在于振兴社会生产,放开生育限制并不是唯一的药方,只有提振生产,提高人均收入,优化公共服务才能够留住人,让人们敢生、愿意生,表里双管齐下才是解决东北地区人口问题的办法。(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