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鹦烈鹏:御医入狱28年,出狱献秘方,今104岁健在

文 / 爱 历史地产
2020-10-23 12:45

“他是当代最后的一位御医,他是爱新觉罗氏的皇室宗亲,他同样也是一位悬壶济世的医家,他把他一生的重要研究发现,无偿的送给这个世界,所以,他更是一位值得我们尊敬的老者。”

对于当今的我们来说,提到御医二字,我们首先会想到近几年大火的古装电视剧中,都会有御医的出现,他们的职责就是保证皇族人们的身体健康。

同样我们也会觉得,御医是存在于历史题材书本戏剧或者距离我们有着遥远的历史距离,可是如今社会仍有一位御医在世,他就是爱新觉罗•鹦烈•鹏。

爱新觉罗•鹦烈•鹏出生于民国五年,也就是1916年,虽然当时清王朝的灭亡,代表王朝时代已经结束,但是皇族庞大的根基不会轻易土崩瓦解。

通过他的姓氏就可以知道,他和皇室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先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六子,家族世世代代都是清朝皇室的御医。

因为家族地位较高,世代为医且医术精湛,深受当时皇宫贵族信赖,所以其家族掌握着大量的珍贵药方。

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爱新觉罗•鹦烈鹏,从小耳濡目染,接受着其家族的医学熏陶,他便顺理成章的踏上了这条他的祖辈们走过的道路上,

爱新觉罗•鹦烈鹏自幼机敏,十一岁便考入了沈阳满族维城中学,同一年,他受到同族的举荐,他就跟从他的叔父学习中医,因此机会,学习并掌握了大量清廷秘方。

而这些秘方,为他后世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不过这些都是后来发生的事情了。

1936年,二十岁的爱新觉罗•鹦烈鹏考入哈尔滨中医学校,四年后毕业,那时他的医术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恰逢当时的中国处在与日本作战的胶着时期,缺乏的就是像他这种懂得治病救人的医生。

少年能有几人不热血爱国,鹦烈鹏本想着济世救人,但是日本建立伪满洲国,鹦烈鹏被日本人抓去,成为了那位傀儡皇帝的医生,照看他的身体,成为了一名所谓的少校军医。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这位“康德皇帝”溥仪接受改造,住进了战犯管理所。

最后,以跟从伪清廷政权的罪名,三十五岁的鹦烈鹏进了监狱,自此便开始了漫长的牢狱生活。

三十五岁的鹦烈鹏因曾在溥仪身边入狱,但是他并没有像溥仪一般,1959年得以出狱,直到1979年,鹦烈鹏结束了他将近三十年的牢狱生活。

入狱正值壮年,出狱已是年逾花甲的老人,他最好的岁月,却是在牢狱中度过。

也许不忍放下自己满身精湛的医术,亦或者和他少年所经历的战乱相比入狱不算什么,这个花白头发,步履缓慢的六旬老人。

他带着已经不再年轻的身躯和满腹医理,回到了他的家乡,做起了一名平凡而普通医生,救治了一个又一个重病缠身的病人,慢慢的,各地的人开始慕名而来,都想一睹这位“清廷御医”的风采。

为病人看病,并不是他作为医生的全部,鹦烈鹏还潜心研究,运用自己年轻时所学习到的清廷秘方,和自己数十年的临床经验相结合,研制出治疗效果更有效的药物,为病患创造出更多生的曙光。

无偿献方,无谓金钱

在行医期间,他不仅为病患治病,有时还免费发放一些抗风湿的药物。而且他还为中药制造厂多次修改药方,并且从不收取报酬。他还甚至将前朝秘方送给了国家,但这些还远远不止。

1997年,耄耋之年的鹦烈鹏,将治疗风湿的特效方剂“追风液”无偿献给了制药公司。

同年,他又将强身胶囊“夫妇乐”送给了同一家制药公司,公司曾给他过一笔不小的报酬,都被他婉拒了。

后来有一些个人和公司,明码标价,想买他的药方或者成药,但是都被他拒绝了,他表示在他的有生之年,只想为家乡的父老乡亲的身体健康做出贡献。

现在,已经百岁高龄的他,已经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名医,但是他依旧从事着医药事业,为中国医药事业奉献着他的力量。

他的一生,有两方面值得我们所有人用一辈子去回味去学习:

其一,他没有曾经的牢狱生活,放弃他的医术,毕竟他的医术,是送他进牢狱的伏笔,而且他也没有抱怨自己的国家,相反,他用他的医术去回报这个曾经对他并不是十分友好的社会。

其二,有几人能真正的做到视金钱如粪土呢,他做到了,如果少年时那个生活在富贵人家的鹦烈鹏,不在乎金钱,似乎还可以接受。

但是赠药方时的他,仅仅是一个生活温饱的人,能做出这样的举动,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这位跨越了百年岁月的医学大师,少年时的动荡,中年的身陷囹圄,他所经历的风霜,所体会到的人世间酸苦,都是生活在现在的我们无法想象的。

尽管国破家亡,战火荼毒,这些更使他坚定了悬壶济世的决心。

无论何时何地,都永怀一颗热忱之心。他所做出的贡献,不是用单单几句简单的文字可以表达的。

我们能对这位传奇人物所做的,只能祝他余生温暖幸福。同样我们也要永保初心,尽管岁月蹉跎,也要坚持自己内心那份最深刻的悸动。

这位跨越百年的老人,一生所经历的风霜,所体会人世间的各种风雨波折,都是我们所无法想象的。

尽管国破家亡,但是他依旧没有放弃他悬壶济世的决心,无论何时何地,都用怀一颗热枕之心,他的奉献,无法用语言和数字表达。

他已104岁,也许他继续在医学方面的创作时间不会很长,但是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