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抗击疫情的两个药方,竟是2000年前的这个人研制出来的
意大利新冠肺炎爆发后,我国援助了大量医疗物资,其中包括两种草药:连花清瘟和金花清感。
这两个药方,出自于将近2000年前的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作者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因成就卓著,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东汉末年,战乱频发,饿殍遍野,因此,导致了瘟疫的横行,成千上万的无辜百姓被病魔吞噬生命,十室九空。
张仲景原本属于一个200多人的大家族,瘟疫袭来后不到10年间,他有三分之二的亲人都因染病,陆续离世。
建安年间,张仲景被朝廷指派为长沙太守,为了抗击疫情,拯救老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张仲景立志找到治疗瘟疫的方法。
张仲景想亲自为百姓们治疗,以了解瘟疫的传播途径和发病症状,但是,朝廷有明文规定,官员不能私下与百姓接触。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张仲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让衙役们在官府门口贴了一条告示:每月的初一和十五这两天,大开衙门,官老爷亲自坐堂,为百姓免费看病。
老百姓们对张仲景的做法无不拍手叫好,每当他坐堂问诊的日子,官府门前都人潮汹涌,就连外地的患者,也都拖着行李,慕名而来。
在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下,张仲景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他发现,大多数患者最初是肚子受了风寒,引起腹泻,若久久不愈,就会发生病变,导致瘟疫的爆发。
所以,要想根除瘟疫,就要先找到治疗伤寒症的药物。张仲景埋头研究,发明了一种名为“寒食散”的药,是伤寒病的克星,很大程度上阻止了瘟疫的扩散。
张仲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整理成《伤寒杂病论》,细致地辨别患伤寒者在不同阶段的症状变化,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以供其他医生们参考。
要知道,在那个时代,医术是“父传子”的世袭技能,张仲景肯将自己的医学经验分享给同行,是非常伟大的行为。
张仲景特别讲究“医者仁心”,不仅医术高明,而且还乐善好施,经常帮助没钱看病的老百姓。
有一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大,张仲景在河边散步,发现结冰的河边,竟然躺着很多衣不蔽体的老百姓,他们因为战乱流离失所,很多人都被饿死、冻死。
张仲景非常心痛,他让徒弟们拿着自己的钱,在南阳东关的空地处搭了一个棚子,为穷人们分发食物和抵御寒冷的衣物、药物。
这种药物,是张仲景精心研制出来的,名叫“祛寒娇耳汤”。首先,把羊肉和祛寒的草药一同放在锅里煮熟,捞出剁碎,再用面皮将其包裹成耳朵的形状,再放回锅内用原汤煮熟,就可以食用了。
施舍食物的第一天,刚好是冬至,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很多流浪者拿到食物后,都被感动得泪流满面,无不称颂张仲景的仁善之心。
后来,每到冬至这天,人们都要吃饺子,来纪念这位伟大、无私的张仲景。
张仲景离世后,他的灵位被当地百姓供奉在南阳“医圣祠”,他的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也被世世代代的人所铭记。
直到今天,张仲景的医学著作仍然散发着理性的光芒,在这次新冠肺炎抗击战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发布了以《伤寒杂病论》中多个经典方剂组合而成的“清肺排毒汤”,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张仲景可能想不到,在他去世将近2000年后,他的著作还在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