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药方:医学、疾病与死亡掠影
东风解冻,散而为雨,转眼间已经是雨水节气。在这个生机勃勃的时节,知美君在地铁上也遇见越来越多脚步匆匆的上班族,乐观地想想,或许迎接春天的日子不远了。
疫情防控新闻中时见稳步推进的好消息,比如近日,全国第一例、第二例新冠肺炎感染者的遗体解剖工作完成,科学家们已经着手进行病理分析了。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对自我和未知的探索从没有停止过。其实早在16世纪,解剖学就已经诞生,并且逐渐成为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17世纪欧洲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伦勃朗,就曾为这一主题绘制过名为《尼古拉斯·杜尔博士的解剖学课》的作品。
《尼古拉斯·杜尔医生的解剖学课》
© 伦勃朗,1632年
这种群像是一种当时在荷兰共和国十分流行的绘画形式,这幅画作是应阿姆斯特丹的外科医生行会邀请而作。大部分类似的画作都遵循静止原则,而伦勃朗为这一公开解剖的场景注入了动感和戏剧性。
事实上,艺术史中许多艺术家都为医学、疾病、死亡这样的主题绘制过传世作品,他们对于这类主题的探究并不单纯是为了表达绝望与哀伤。
生命是一段历程,拥有拥抱青春的热情以及阳光的美好,同时也必然走向秋季的凋零。
我们展望未来的时候,就明确知晓自己的生命将会画下句点,我们将与自己心爱的人分离,身体将会出现不体面的衰老变化……
而艺术是一股想象的力量,能超越当下,让我们能想象到未来的必经之路,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每一天。
艺术中的疾病与医学
汤姆·艾金斯《阿格纽医生的临床课》
© 宾夕法尼亚大学,1889年
这幅画是为致敬海斯·阿格纽于1889年创作的,他是宾夕法尼亚大学临床外科教授,当时即将退休。
画面中的护士是玛丽·克莱默,她是1887年至1889年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医院职业进修的学生。在19世纪下半叶,从事护理行业需要经过一段严格的教育。
除病人外,护士是全厅出现的唯一女性:执行手术的医生及协助的学生都是男性。因为在当时女性仍被排除在医学本科课程之外。
画家艾金斯定格了他在学生面前指挥乳房切除手术的一刻。画家本人也毕业于医学专业,他没有对患者的女性性别留下任何讳饰,这由为做手术而必然袒露的乳房所表明。
《科学与慈善》
© 毕加索,1897年
这幅著名的风俗画由毕加索在15岁时绘制,曾在马德里全国美展上获得一致赞扬。
画面描绘了一位医生给病人看病时的场景,灵感也许来自他妹妹的患病经历。
毕加索的父亲唐霍塞破天荒地亲自做模特儿,于是他就成了画面左边坐在病人床旁的医生。唐霍塞一生拘谨踏实,极少照相,后人也许只能通过这位画面中的“医生”来想像他的模样了。
© 爱德华·蒙克《病孩》,1907年
蒙克的姐姐死于肺结核,他在作品中反复涉及这一主题。这是他的第四幅相关主题画作。
蒙克的父亲曾是军医,后来改当普通的内科医生。举家迁往克里斯蒂亚尼亚后,蒙克医生为城市最贫困的地区服务。这让他自己的家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妻子和女儿陆续死于肺结核。
接二连三的悲剧让医生精神失常了。他转而迷恋宗教,并开始有暴力倾向。这对年轻的蒙克产生了巨大影响。
父亲和弟弟的相继离世,以及妹妹每况愈下的精神状态,更是加重了蒙克的心理创伤。
他后来写道:“疾病、疯狂与死亡是黑暗天使,始终监视着我的童年,而且在我往后的一生中都如影随形……”
弗朗西斯·杜德《恩德尔街军医院的手术》
© 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1920-1921年
与上面艾金斯的《阿格纽医生的临床课》相比,角色出现了明显的反转:在这幅画中,手术台上的病人是男性,而执行手术的都是女性。
手术是在恩德尔街军事医院进行的。这家医院于1915年由一群女性在伦敦设立,她们希望借此证明自己也有能力经营一家医院,医疗和行政人员全都是女性。
画面中做手术的医生有弗洛拉·默里和路易莎·安德森,两位都是医院的创始人和活跃的女性参政论者。
医院于1919年随大战结束而关闭,这幅画完成于一年之后,用以纪念这些勇敢的女性短暂但至关重要的经历。
艺术中的衰老与死亡
汉斯·巴尔东·格里恩《三个生命阶段与死亡》
©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1510年
这位德国大师多次着手女性的生命阶段这一主题。
童年被认为是不成熟的阶段,由这个透着薄纱,因而朦胧地看向生命的孩童代表。
为了强调时间的无情,沙漏作为死亡的化身出现在年轻人的头顶:生命的一半现已逝去,而另一半已经开始了倒计时。
成年阶段拥有一位美丽而性感的年轻女子的特质,她留着长长的头发并照着镜子,这是人类虚荣和尘世之物易逝的象征。
一位上年纪的女人徒劳地试图抵抗死亡。干瘪的乳房、暗沉的肤色、松弛的皮肤都是不可阻挡的生理衰颓的迹象,她无可逃脱。
© 保罗·克利《死与火》,1940年
保罗·克利从立体主义、俄耳甫斯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等艺术运动中汲取灵感,却不属于任何派别。他的油画展现了幻想、才智与创造相结合的奇特风格。
由于晚年疾病缠身,克利的画作越来越粗野与阴冷。
自1935年起,克利开始被硬皮病困扰。这种罕见的皮肤病最终要了他的命。他仍然坚持绘画,但作品中原有的光明与幽默一去不返,而是呈现出一种阴暗的基调。
此幅作品中“TOD”三个字母(即德语中的“死亡”一词)构成的苍白脸孔,面带尸僵般的诡异笑容。
《一对老夫妇》
© 约翰·戈塞特,1520年
在约翰·戈塞特描绘一对年老夫妇的画像当中,画面中的两张脸各自以些微不同的方式展现了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的负担。
他们看起来不是特别开心,不论是对于自己还是对于配偶,但他们也不显得幻灭或抑郁。
《一对老夫妇》(局部放大)
© 约翰·戈塞特,1520年
丈夫的帽子上有一枚小小的金色徽章,其中浮雕着一幅颇具情色意味的图像,这是一对全身赤裸的年轻男女。
那枚徽章就像是这对夫妇刚坠入爱河之时的记忆,现在已显得如此渺小而遥远。
伟大的艺术家
[英] 乔治·布雷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书至美
2019年1月
“西方艺术史之父”乔尔乔·瓦萨里曾道,伟大的艺术家完全可以与闻名遐迩的知识巨匠比肩而立。
不过,谁能对艺术家的轶事如数家珍?他们的杰作又是如何诞生的?
本书即以史上83位杰出的艺术家为核心,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娓娓道来他们的生活与艺术。
作者生动优美的文字仿佛能够带领读者亲临艺术家们的人生,而其悉心选择的精美作品插图又使本书堪称丰富多姿的“纸上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