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的御医,都有一种“特殊”的本事,这种本事不是谁都会的

文 / 历史解密坊
2020-02-07 08:10

慈禧作为晚清历史上实际的掌权者,她的经历自然是富有传奇色彩。慈禧不管年轻时如何的风光潇洒,独揽大权,等老了之后,身体也必然是被多种疾病侵袭,到了这时候,基本和慈禧打交道最多的就是皇宫中的御医了。但是,要当慈禧老佛爷的“御医”可没那么容易,必须具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到底是什么本领呢?接下来就让小编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908年,74岁的慈禧皇后已是众疾缠身了,他不仅患有轻微的脑梗塞和心脏病,年底的时候,又有一个病前来“纠缠”慈禧,并且最后要了她的命,那就是痢疾。痢疾这种病在今天可以理解为“严重腹泻”,就今天的医疗水平而言,这病不难治疗,但在当时的皇宫中,这种病却很是棘手。

这天,腹泻过后的慈禧感到头疼欲裂,她于是传下懿旨:命德龄入宫。原来,由于德龄这位女官曾经留洋多年,所以,慈禧喜欢听她讲述国外的新鲜事物,常常借此安抚自己愤懑的心情。德龄得了懿旨,自然不敢怠慢,马上就到了慈禧面前,慈禧让她抚摸自己的额头,毕竟慈禧是“国之凤体”德龄用小手轻轻地摸了一下,马上就感到火炭一般的烫。于是大太监李莲英赶忙去传御医。

四位御医为老佛爷诊病,哪敢怠慢,他们很快赶到慈禧的寝宫,随机分为两组,反复为慈禧把脉,四人为慈禧把完脉之后就退了出去,并在宫外小声地讨论了起来,大概过了一个多时辰,才把各自的药方写了出来,他们写的时候都十分地谨慎,一味一味地考虑。都写完之后,又放在一起反复讨论,将四个药方合成了一个,拿过来给慈禧老佛爷亲自审阅,等老佛爷点头答应了之后,小太监们这才带着药方去抓药。接下来就是分药、煎药、封药的一系列过程,又过了一个时辰,五碗中药这才端到了慈禧的面前。

四名御医分别跪在慈禧面前,各自手中执碗,里面装的也是按药方熬的药。四人端起药碗,不约而同地将碗里的药液一饮而尽,之后静静地跪在原地,静等慈禧太后服药。原来,为了防止御医投毒,御医必须先尝汤药,确定没问题后,慈禧太后才能服用,慈禧此时看到四位御医服过药后,面无表情地跪在地上,自觉好笑,过了一会儿,他眼瞧这四人身体都没问题,于是慈禧端起了自己面前的药,捏着鼻子,一饮而尽,但是尽管如此,她还是被药苦得紧皱眉头,没办法,一旦有病,这苦药汤不喝是不成的。

四位御医在慈禧服药后,磕头告退,并马上回到各自家中,按自己的身体条件又开了一副中药,然后立刻命令下人煎药,随后等药好了马上一饮而尽。为何御医身体没病,还要服用药剂呢?原来,是药三分毒,倘若生了病,吃药自然可以治病,但是如果没病乱吃药,很有可能将自己的身体搞垮了,所以皇宫中的御医都掌握了各种药物相互“解毒”的方法,他们在服用了献给慈禧太后的药物,马上回家各自服用“解药”,如此方可解毒。

皇宫中的御医正是因为掌握了这个特殊的本事,才可以在无病试药的前提下,可以安然的不生病,这个保命的本事一定要学会,否则小命就不保了。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晋小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