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之本味——食疗篇(三)

文 / 徐文兵
2020-01-02 21:36
"

食疗要达到功效,离不开烹饪这个落脚点。适合你的食材,只有变成一碗饭和一道菜摆在眼前,食疗才真正开始。几千年来,庙堂之上百姓之家,厨师成为了生活中离不开的角色。同样的鱼,有人能做到既去除腥味,又激发鲜味,而有人却在这些味道中不知所措,食材被白白浪费。真传一句话,厨师的工作就是“去除食材的异味,激发其美味。”听来简单,做来却不易。从食材的初加工开始就藏满了学问,再到入锅、水量、水温、火候,烹饪中的各种方法几乎都要用到。

食之本味——食疗篇(三)

猪肚是补益脾胃之气的佳品,而炖猪肚也简单到只需几种佐料调味,可多数人却总也做不好,这是为什么?做猪肚的核心不在煮炖,而在初加工。新鲜猪肚的肥油和筋膜要用小刀剔除,猪肚正反两面的粘液也要清洗干净。这两点做的是否到位直接决定成品味道。有的厨师用碱,盐,白醋,花椒,反复搓揉清洗,并且重复至少三次。有的厨师用菜籽油,面粉,花椒,料酒,盐反复搓揉,清洗,再重复。不论哪种,想要吃到鲜美无异味的猪肚,至少要弯着腰在水池前不停的清洗长达半个小时甚至更久,如果再加上煮炖的时间,前后一共需要三到四个小时,这样想来,能吃这么一羹猪肚汤也真算是种享受。厨师是个考验体力,脑力和耐心的高级活儿。

更精致讲究的,我国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讲究“酥烂脱骨,不失其形,滑嫩爽脆,不失其味”。一位厨师,守在灶前,看似平静,其实锅中已变化无穷。这一刻,时间,这一锅,空间,是个迅速变化的整体,这叫“锅气”。

食之本味——食疗篇(三)

多数人习惯将专业的做饭称为“烹饪”。其实“烹”和“饪”不同。“逢烹必炸”,烹之前要将食材油炸,把水分炸干,使它有种嗷嗷待哺,要吸收汤汁的状态,此时调一杯香汁入锅,香气出,汤汁被吸入。如果不炸就烹,是皮外伤,不入味。“饪”指韧性,慢熬。鲜嫩的食材常用烹,老的食材需要饪。现代科学认为油炸食物不好消化,有毒害物质,甚至归为垃圾食品。其实不必如此绝对。油炸能平衡寒性食材的偏性,油炸过的东西味多为苦温,对心胃实寒,肾虚寒的人尤为适合。

“甘受和,白受彩”。白色是基本色,所有的彩色在白色上轻易的显现。水最甘淡,以它做基础,可以体现所有的味道。“凡味之本,水最为始”。《本味篇》又说“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烹饪是水与火的艺术,水和火是调味的最基本方法。

食之本味——食疗篇(三)

例如妇人产后常喝的鲫鱼汤,主料配料极简单,而这道汤成败的关键在于水、火、温度。要先将锅烧热,倒入猪油。热锅凉油可以保证鲫鱼皮不粘锅。两面微黄,表皮“挺住”,这是煎的标准,说明您煎的恰到好处。此时投入葱姜,注入开水。开锅去浮沫,大火翻汤十五分钟,出锅前加盐和白胡椒粉,齐活!整个过程只用到一个主料,五种配料少许,这锅浓郁的奶白色的汤是通过对水和火的控制实现的。煎好的鱼注入开水而不是凉水,是为了肉质鲜嫩,翻汤时用大火,是为了将鱼肉中的精,也就是蛋白质充分激发出来。关火后才加盐,是因为盐会将蛋白质锁住,加盐太早就做不出奶白色的汤。做一道好菜不需要鸡精味精,甚至不需要复杂的调味品,它需要的是:人对水火的了解和控制。就像两军交战一样,是对局面的把控。

这也是为什么,你按部就班照着菜谱,连调料都精确到克,时间精确到分钟,却总也做不出厨师出品的那个精神劲儿。

"